安溪县长坑乡淮山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23:05
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品牌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能够有力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是部分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经济基础滞后,且缺乏外部市场的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慢、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无法将自身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面对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存在的困难,一个地方政府如何对特色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定位,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利用自己独特的特色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特色农业研究的相关文献,实地入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了长坑乡淮山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本文对以下三大方面问题展开了研究:其一,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课题一些情况进行说明,包括绪论、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等。其二,以安溪县长坑乡为例展开了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对安溪县长坑乡淮山产业的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分析安溪县长坑乡的经济社会基本概况和淮山产业的发展情况。阐述安溪县长坑乡淮山产业发展面临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指出长坑乡在发展淮山特色产业过程中,采取了引导...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研究的创新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农业
2.1.2 农业产业化
2.1.3 品牌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长坑乡淮山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3.1 基本情况分析
3.2 优势分析(S)
3.2.1 自然资源条件独特
3.2.2 淮山投入产出收益率高
3.2.3 淮山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
3.3 劣势分析(W)
3.3.1 资金不足
3.3.2 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不高
3.3.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化组织程度低
3.3.4 销售市场单一,流通渠道不畅
3.3.5 淮山自身特性制约产业化发展
3.3.6 农民科技素质有待提高
3.4 机遇分析(O)
3.4.1 乡村振兴战略为特色农业带来重要发展契机
3.4.2 各级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对淮山产业的扶持
3.4.3 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3.4.4 茶产业经济的不景气
3.5 挑战分析(T)
3.5.1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3.5.2 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3.5.3 其他地区淮山产业的竞争
4 国内外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特色农业发展实践经验
4.1.1 以色列实践经验
4.1.2 荷兰实践经验
4.1.3 日本实践经验
4.2 国内各地特色农业发展实践经验
4.2.1 河南三乡镇实践经验
4.2.2 山东临沭实践经验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5 长坑乡发展特色淮山产业的对策
5.1 加大资金和农业配套投入,提高产业规模
5.2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5.3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5.4 推进农村市场建设,拓宽市场渠道
5.5 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水平,抵御市场风险
5.6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支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例[J]. 魏建美,李庆,卢慧,聂园英,万余花. 农业科技管理. 2016(04)
[2]设施农业: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撑——从荷兰、日本、以色列经验谈起[J]. 陈春良. 绿叶. 2016(08)
[3]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及途径[J]. 万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2)
[4]On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Yunnan Platea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J]. Xuelin LI,Pei GU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06)
[5]国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J]. 黄小柱,彭丽芬,李琳. 世界农业. 2015(07)
[6]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及发展建议[J]. 魏建美,李庆,邓仁根,卢慧,万余花.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4)
[7]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J]. 张红宇,张海阳,李伟毅,李冠佑. 中国农村经济. 2015(01)
[8]天津市特色农业推进路径研究[J]. 刘会想,孙国兴,陈丽娜. 农业科技管理. 2014(06)
[9]基于区位商视角下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 朱汝霞,骆华松,吴俊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4)
[10]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探析[J]. 韩丽芸. 农民致富之友. 2014(10)
博士论文
[1]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D]. 吴娜琳.河南大学 2014
[2]特色农业发展机制研究[D]. 任修霞.湖南农业大学 2013
[3]甘肃省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研究[D]. 龚大鑫.甘肃农业大学 2012
[4]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中.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中国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乔国栋.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林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5
[2]闽侯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 李章煌.福建农林大学 2015
[3]金融支持定西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田淑珍.兰州财经大学 2015
[4]运城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王捷.山西农业大学 2015
[5]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研究[D]. 沈宝林.杭州师范大学 2015
[6]滦南县李营村发展特色农业对农民增收的效应问题研究[D]. 李金凤.云南大学 2015
[7]河南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D]. 史亚川.河南师范大学 2015
[8]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郑容.华东理工大学 2015
[9]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范丽萍.福建农林大学 2014
[10]张家口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 商尧.燕山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13036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研究的创新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农业
2.1.2 农业产业化
2.1.3 品牌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长坑乡淮山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3.1 基本情况分析
3.2 优势分析(S)
3.2.1 自然资源条件独特
3.2.2 淮山投入产出收益率高
3.2.3 淮山产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
3.3 劣势分析(W)
3.3.1 资金不足
3.3.2 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不高
3.3.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化组织程度低
3.3.4 销售市场单一,流通渠道不畅
3.3.5 淮山自身特性制约产业化发展
3.3.6 农民科技素质有待提高
3.4 机遇分析(O)
3.4.1 乡村振兴战略为特色农业带来重要发展契机
3.4.2 各级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对淮山产业的扶持
3.4.3 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3.4.4 茶产业经济的不景气
3.5 挑战分析(T)
3.5.1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3.5.2 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3.5.3 其他地区淮山产业的竞争
4 国内外发展特色农业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4.1 国外特色农业发展实践经验
4.1.1 以色列实践经验
4.1.2 荷兰实践经验
4.1.3 日本实践经验
4.2 国内各地特色农业发展实践经验
4.2.1 河南三乡镇实践经验
4.2.2 山东临沭实践经验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5 长坑乡发展特色淮山产业的对策
5.1 加大资金和农业配套投入,提高产业规模
5.2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5.3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5.4 推进农村市场建设,拓宽市场渠道
5.5 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水平,抵御市场风险
5.6 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支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例[J]. 魏建美,李庆,卢慧,聂园英,万余花. 农业科技管理. 2016(04)
[2]设施农业: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撑——从荷兰、日本、以色列经验谈起[J]. 陈春良. 绿叶. 2016(08)
[3]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及途径[J]. 万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2)
[4]On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Yunnan Platea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J]. Xuelin LI,Pei GU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06)
[5]国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J]. 黄小柱,彭丽芬,李琳. 世界农业. 2015(07)
[6]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及发展建议[J]. 魏建美,李庆,邓仁根,卢慧,万余花.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4)
[7]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目标定位与改革创新[J]. 张红宇,张海阳,李伟毅,李冠佑. 中国农村经济. 2015(01)
[8]天津市特色农业推进路径研究[J]. 刘会想,孙国兴,陈丽娜. 农业科技管理. 2014(06)
[9]基于区位商视角下的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 朱汝霞,骆华松,吴俊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4)
[10]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探析[J]. 韩丽芸. 农民致富之友. 2014(10)
博士论文
[1]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研究[D]. 吴娜琳.河南大学 2014
[2]特色农业发展机制研究[D]. 任修霞.湖南农业大学 2013
[3]甘肃省区域特色农业竞争力研究[D]. 龚大鑫.甘肃农业大学 2012
[4]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中.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中国东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乔国栋.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林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5
[2]闽侯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D]. 李章煌.福建农林大学 2015
[3]金融支持定西市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田淑珍.兰州财经大学 2015
[4]运城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王捷.山西农业大学 2015
[5]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研究[D]. 沈宝林.杭州师范大学 2015
[6]滦南县李营村发展特色农业对农民增收的效应问题研究[D]. 李金凤.云南大学 2015
[7]河南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D]. 史亚川.河南师范大学 2015
[8]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郑容.华东理工大学 2015
[9]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范丽萍.福建农林大学 2014
[10]张家口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 商尧.燕山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13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71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