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5 15:57
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障国计民生的迫切需要,还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题中要义。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收入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关键,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如何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已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首先,本文在回顾和评述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并剖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其次,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现状,指出二者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199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多角度探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面板回归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纯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均有促进作用,但农村水利设施投资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从区域差异角度来看,各地区农...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村基础设施概述
2.1.1 农村基础设施的内涵
2.1.2 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
2.1.3 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征
2.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公共财政理论
2.3 农民收入相关理论
2.3.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3.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3 人力资本理论
2.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机理分析
2.4.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营收入的影响
2.4.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第三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分析
3.1.1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投资现状
3.1.2 我国农村电力设施投资现状
3.1.3 我国农村公路设施投资现状
3.1.4 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现状
3.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
3.2.2 供需错位,投资结构失衡
3.2.3 缺乏长效管护机制
3.3 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3.3.1 农民绝对收入特征分析
3.3.2 农民收入结构特征分析
3.4 我国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农民收入绝对水平低
3.4.2 收入增速趋缓,收入结构失衡
3.4.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第四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4.2.1 变量选择
4.2.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4.3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总体影响
4.3.1 面板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3.2 回归结果分析
4.4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比较
4.4.1 面板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4.2 回归结果分析
4.5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分析
4.5.1 面板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5.2 回归结果分析
4.6 实证结论
第五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门限效应研究
5.1 模型构建
5.1.1 门限回归模型简介
5.1.2 面板门限模型设定
5.2 门限效应检验和门限值估计
5.2.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门限效应检验
5.2.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门限值估计
5.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5.3.1 农村水利设施投资为门限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5.3.2 农村电力设施投资为门限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5.3.3 农村公路设施投资为门限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5.4 实证结论
第六章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6.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释放农民增收红利
6.1.1 完善财政支农体系,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6.1.2 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建立多元资金供给体系
6.2 制定区域投资策略,拉动农民增收引擎
6.2.1 东部地区实行“结构优化”策略
6.2.2 中部地区贯彻“规模效率并重”策略
6.2.3 西部地区落实“适度超前”策略
6.3 消除农村素质屏障,挖掘农民增收活力
6.3.1 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6.3.2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6.4 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6.4.1 完善相关就业服务,推进劳动力有序转移
6.4.2 立足农业现代化发展,合理配置剩余劳动力
6.5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民增收动能
6.5.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打造农业科研队伍
6.5.2 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203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与管理[J]. 徐晓华,朱振,苏伟峰. 管理评论. 2018(01)
[2]中国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路径分析[J]. 全世文,黄波. 世界农业. 2018(01)
[3]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2004年~2013年中国232个地级市的分析[J]. 李燕,成德宁,郑鹏.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4]农业基础设施、粮食生产成本与国际竞争力——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J]. 朱晶,晋乐. 农业技术经济. 2017(10)
[5]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粮食增产效应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蔡保忠,曾福生.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7)
[6]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 曹文明,胡海波,黄飞.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04)
[7]“一带一路”战略下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分析[J]. 唐娟莉. 统计与决策. 2017(08)
[8]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再测算[J]. 谭晓鹏,钞小静.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6)
[9]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包容性增长吗?[J]. 张勋,万广华. 经济研究. 2016(10)
[10]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效应——基于MML指数和SYS-GMM的分析[J]. 李飞,曾福生.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6)
本文编号:3726916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村基础设施概述
2.1.1 农村基础设施的内涵
2.1.2 农村基础设施的分类
2.1.3 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征
2.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市场失灵理论
2.2.3 公共财政理论
2.3 农民收入相关理论
2.3.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3.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3 人力资本理论
2.4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机理分析
2.4.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经营收入的影响
2.4.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第三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分析
3.1.1 我国农村水利设施投资现状
3.1.2 我国农村电力设施投资现状
3.1.3 我国农村公路设施投资现状
3.1.4 我国农村教育投资现状
3.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
3.2.2 供需错位,投资结构失衡
3.2.3 缺乏长效管护机制
3.3 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3.3.1 农民绝对收入特征分析
3.3.2 农民收入结构特征分析
3.4 我国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农民收入绝对水平低
3.4.2 收入增速趋缓,收入结构失衡
3.4.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第四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4.2.1 变量选择
4.2.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4.3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总体影响
4.3.1 面板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3.2 回归结果分析
4.4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区域比较
4.4.1 面板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4.2 回归结果分析
4.5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分析
4.5.1 面板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4.5.2 回归结果分析
4.6 实证结论
第五章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民收入的门限效应研究
5.1 模型构建
5.1.1 门限回归模型简介
5.1.2 面板门限模型设定
5.2 门限效应检验和门限值估计
5.2.1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门限效应检验
5.2.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门限值估计
5.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5.3.1 农村水利设施投资为门限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5.3.2 农村电力设施投资为门限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5.3.3 农村公路设施投资为门限变量的回归结果分析
5.4 实证结论
第六章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6.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释放农民增收红利
6.1.1 完善财政支农体系,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6.1.2 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建立多元资金供给体系
6.2 制定区域投资策略,拉动农民增收引擎
6.2.1 东部地区实行“结构优化”策略
6.2.2 中部地区贯彻“规模效率并重”策略
6.2.3 西部地区落实“适度超前”策略
6.3 消除农村素质屏障,挖掘农民增收活力
6.3.1 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6.3.2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6.4 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6.4.1 完善相关就业服务,推进劳动力有序转移
6.4.2 立足农业现代化发展,合理配置剩余劳动力
6.5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民增收动能
6.5.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打造农业科研队伍
6.5.2 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4-2030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预测与管理[J]. 徐晓华,朱振,苏伟峰. 管理评论. 2018(01)
[2]中国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路径分析[J]. 全世文,黄波. 世界农业. 2018(01)
[3]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2004年~2013年中国232个地级市的分析[J]. 李燕,成德宁,郑鹏.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4]农业基础设施、粮食生产成本与国际竞争力——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J]. 朱晶,晋乐. 农业技术经济. 2017(10)
[5]中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粮食增产效应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蔡保忠,曾福生.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7)
[6]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 曹文明,胡海波,黄飞.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04)
[7]“一带一路”战略下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分析[J]. 唐娟莉. 统计与决策. 2017(08)
[8]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再测算[J]. 谭晓鹏,钞小静.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6)
[9]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包容性增长吗?[J]. 张勋,万广华. 经济研究. 2016(10)
[10]中国农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效应——基于MML指数和SYS-GMM的分析[J]. 李飞,曾福生. 农业技术经济. 2016(06)
本文编号:3726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726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