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鲜蔬菜作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其流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生鲜蔬菜配送是其进入销地市场后,保证其安全、新鲜送往消费终端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供给的关键环节。同时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单纯通过降低成本优化物流流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成本和环境两方面共同考虑,研究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的调研分析,总结目前大型城市蔬菜配送系统的现状,将蔬菜配送系统按照配送经历的中转节点情况分为直接配送、一级中转配送、二级中转配送。通过对三种配送方式的实际运作流程进行分析总结其不同点,进而从节点内部运作和节点间配送两个方面总结影响配送成本和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仿真模型,更加直观的分析系统内部变量间的关系。最后结合通过调研获取的北京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仿真,对节点内部和节点间的关键因素进行情景分析,并根据结果分别提出针对节点内部和节点间的改进建议。本文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通过对节点内部调拨车型、调拨距离、流通加工作业效率、暂存能力、绿化面积、循环包装使用量情况模拟发现:使用节能电动汽车以及减少车辆的平均行驶距离可以使节点内的成本和碳排放量均下降,改善节点内部装卸作业及暂存能力使腐烂率降低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样增加循环包装的使用也可以达到此效果。而增加绿化面积虽可以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但其对降低碳排放效果微弱。通过对节点间配送车型使用和配送距离的改善,均可使整个系统的累计配送成本和碳排放量降低。但是变动单一要素,其成本和碳排放量降低的效果一般,当综合变动除绿化面积外的关键要素时,配送系统中累计配送成本下降10.41%,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9.75%,效果显著。因此,综合变动关键要素对整个配送系统起到了优化的作用。最后,提出如下改善建议:对于节点应该通过加速中转节点的升级转型,提高作业能力,优化节点布局进而减少调拨车辆的运作,提高大型批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功能;推动可循环包装容器的使用,建立回收激励机制;设置合理中转环节,取缔多余市场。对于节点间运作,应合理发展共同配送,提高车辆的装载率,缩短平均配送距离减少配送车辆的使用量;同时规范生鲜蔬菜配送业,促进专业配送车辆的使用,以降低蔬菜的损耗,促进生鲜蔬菜流通发展。
【关键词】:生鲜蔬菜 配送系统 系统动力学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6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引言11-21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3.1 城市配送的优化研究综述13-14
- 1.3.2 生鲜农产品配送优化研究综述14-16
- 1.3.3 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研究综述16-17
- 1.3.4 小结17-18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21
- 1.4.1 研究内容18-19
- 1.4.2 研究方法19-21
- 2 相关理论基础21-25
- 2.1 配送基本理论21-22
- 2.2 生鲜农产品配送22-25
- 2.2.1 生鲜农产品配送定义22
- 2.2.2 生鲜农产品城市配送的特点22-23
- 2.2.3 生鲜农产品配送对环境的影响23-25
- 3 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描述25-33
- 3.1 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描述25-30
- 3.1.1 生鲜蔬菜配送系统要素分析25-27
- 3.1.2 生鲜蔬菜配送系统结构分析27-30
- 3.2 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影响因素分析30-33
- 3.2.1 生鲜蔬菜配送节点内部影响因素30-31
- 3.2.2 生鲜蔬菜配送节点间影响因素31-33
- 4 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仿真模型33-50
- 4.1 模型构建目的及边界确定34-35
- 4.1.1 模型构建目的34
- 4.1.2 模型边界34-35
- 4.2 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仿真的因果回路分析35-39
- 4.2.1 模型假设35-36
- 4.2.2 系统因果回路分析36-39
- 4.3 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优化流图构建39-50
- 4.3.1 系统流图构建39-41
- 4.3.2 模型主要方程体系41-44
- 4.3.3 核心变量因果树分析44-50
- 5 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优化---以北京市为例50-68
- 5.1 北京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现状50-59
- 5.1.1 北京市主要生鲜蔬菜配送节点分析50-53
- 5.1.2 北京市生鲜蔬菜配送作业流程描述53-55
- 5.1.3 数据收集与仿真55-59
- 5.2 北京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优化的情景分析59-66
- 5.2.1 节点内参量变动模拟59-63
- 5.2.2 节点间参量变动模拟63-65
- 5.2.3 节点内与节点间参量综合变动模拟65-66
- 5.3 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优化建议66-68
- 5.3.1 节点内部优化建议66-67
- 5.3.2 节点间优化建议67-68
- 6 结论68-70
- 6.1 研究结论68-69
-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69-70
- 参考文献70-74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4-76
- 学位论文数据集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明珂,石一兵;公共配送系统的接口设计原则[J];商品储运与养护;1996年01期
2 李宗平;配送系统规划中系统优化的分析与建模[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3年02期
3 聂郁兰;;基于复杂理论的配送系统适应能力研究[J];物流科技;2009年08期
4 翟红红;;关于河南省农副产品配送系统构建的设想[J];现代商业;2011年33期
5 孙宇;;需求不定条件下柔性配送系统的生产决策优化模型[J];上海企业;2012年08期
6 王伟;;基于熵的配送系统库存柔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04期
7 王瑛;郎丰平;李晓松;;库存配送系统中横向转载策略价值量化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熊峰;吴兵;;配送系统中库存柔性的优化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9 关宏,张勇,熊捷;条烟配送系统规划研究[J];物流技术;2003年12期
10 李斌;;专业化的液化气配送系统[J];上海煤气;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勤;孟利清;邹平;;企业生产-配送系统中资本运营的ELECTRE-Ⅱ算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许昌元;;助剂自动配送系统应用效果实证分析[A];“科德杯”第五届全国染整机电装备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沃尔玛加拿大物流部黄志;汤米用信息武装配送系统[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陆慕寒;染液助剂自动配送系统一箭多雕[N];中国纺织报;2011年
3 何海鸥;仓库与配送系统的现代化[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联商;如何构建便利店[N];中国商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娟;语音系统为仓库拣选提速添一对翅膀[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6 陈杰;如何构建便利店[N];国际商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王丙辰 本报通讯员 解稳路;信息化技术为机务工作打造金牌管家[N];人民铁道;2013年
8 记者 许发成邋通讯员 唐志祥;安徽邮政代收体彩款系统运行平稳[N];中国邮政报;2008年
9 高戎;商机·危机·转机[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伟;柔性配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2 周乐;基于柔性的配送系统服务能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李美燕;基于商品性质的多级配送系统的库存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玲;罗定邦健药业连锁配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孙静;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罗晓玲;M公司物流输配送系统的优化建模及求解[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冉泽松;连锁超市的配送系统设计和优化分析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5 王晓明;替代性需求下分销配送系统的库存协调决策[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杨红艳;JIT生产模式下的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健康;基于共同配送的两层结构城市配送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金妹;物流网络配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施文;基于响应面法的越库配送系统仿真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10 张波;成品油配送系统优化中的定位—路径—库存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统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7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