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的“老人农业”及其社会功能
发布时间:2023-11-20 19:46
"老人农业"是当前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农业生产形态,也是具有结构性意义的社会现象。对"老人农业"的理解不能仅做整体性概括,也需要深度刻画其经营形式和发生机理,并以此延展其社会功能的多重面向。实践经验证明不同年龄的农村老人,其农业经营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农村老人依据劳动力水平和老年生活的变化,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的内容和方式,以适应漫长的衰老周期。"老人农业"具有家庭经济性和社会合理性,其以土地家庭承包制为制度基础,是农民家庭基于发展目标配置劳动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小农生产对现代农业体系的适应性结果。"老人农业"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在灵活经营的基础上,农村老人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活水平,合理延长自我养老的时间,适度参与村庄公共生活,并依托农业劳动而产生本体性价值。"老人农业"的发生机制和社会功能表明,农村老人仍具有相对较强的农业生产能力,能够维持一定的农业生产效率,并立体化地满足自身的多种社会需求。因此,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和农业现代化的演进走向仍要以农民主体和农民问题为核心,保障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并为农业活动提供基础且便利的生产条件,进而才能保证老年农民具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能。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老人农业”的经营形态与意涵
(一)低龄老人的高效经营
(二)中龄老人的稳定经营
(三)高龄老人的以转代耕
三、“老人农业”生成的内在逻辑
(一)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制度保障
(二)农民家庭资源配置的效率需求
(三)农民对现今农业生产方式的适应性结果
四、“老人农业”产生的社会功能
(一)保障农村老人的家庭生活水平
(二)延长农村老人的自我养老时间
(三)支持农村老人的公共生活参与
(四)满足农村老人的本体性价值需求
五、“老人农业”的政策启示
(一)农业生产是农地保障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
(二)农业现代化仍要关心小农户福祉
本文编号:3865721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老人农业”的经营形态与意涵
(一)低龄老人的高效经营
(二)中龄老人的稳定经营
(三)高龄老人的以转代耕
三、“老人农业”生成的内在逻辑
(一)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制度保障
(二)农民家庭资源配置的效率需求
(三)农民对现今农业生产方式的适应性结果
四、“老人农业”产生的社会功能
(一)保障农村老人的家庭生活水平
(二)延长农村老人的自我养老时间
(三)支持农村老人的公共生活参与
(四)满足农村老人的本体性价值需求
五、“老人农业”的政策启示
(一)农业生产是农地保障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础
(二)农业现代化仍要关心小农户福祉
本文编号:3865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86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