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06 21:36
对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历来已久,基础设施建设是热门的话题,在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基建投资面临着新的结构调整,从2008年四万亿投资到今天开始凸显的一些负面效应来看,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其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性影响。本文对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符合当前经济热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农业经济增长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本文研究得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紧密联系,促进农业水利基建带动农业经济增长,同时加快农业经济增长反哺农业水利基建,实现良性互动,并最终带动农村地区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先介绍我国农业水利基建的历史进程,将其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介绍了现阶段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单一、投资总量不足、投资质量和效益不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不足、区域差异明显。本文在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协整检验”来估计两个非平稳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内是一种双向动态关系,可以用来解释部分问题产生原因及强调农业水利建设的必要性。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基础上构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视角
1.3.1 研究结构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视角
1.4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本文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
2.1.2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特点和分类
2.1.3 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
2.1.4 技术进步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研究及述评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
3 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沿革
3.1 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阶段
3.1.1 第一阶段建国至1965年
3.1.2 第二阶段1966年至2000年
3.1.3 第三阶段2001年至2008年
3.1.4 第四阶段2008年以后
3.2 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3.2.1 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单一
3.2.2 投资总量不足
3.2.3 投资效益和质量不高
3.2.4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不足
3.2.5 区域差异明显
4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及短期动态关系研究
4.1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协整关系研究
4.1.1 数据与变量选取
4.1.2 单位根检验
4.1.3 协整关系简介
4.1.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5 协整关系检验
4.2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短期动态关系研究
4.2.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简介
4.2.2 VECM模型检验
4.3 预测和方差分解
5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路径
5.1 作用机制和路径的描述性分析
5.1.1 减少农业受灾面积,缓解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5.1.2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保障农业用水
5.1.3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1.4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5.2 作用机制和路径的实证分析
5.2.1 建立分析框架
5.2.2 数据处理和参数估计
5.2.3 回归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推进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议
6.2.1 鼓励社会资本,引进“PPP”机制
6.2.2 推行产权改革,拓宽融资渠道
6.2.3 明确责任制度,提高质量效益
6.2.4 联合农户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6.2.5 加强政策扶持,缩小区域差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96226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视角
1.3.1 研究结构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视角
1.4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本文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
2.1.2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特点和分类
2.1.3 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
2.1.4 技术进步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研究及述评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述评
3 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沿革
3.1 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阶段
3.1.1 第一阶段建国至1965年
3.1.2 第二阶段1966年至2000年
3.1.3 第三阶段2001年至2008年
3.1.4 第四阶段2008年以后
3.2 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3.2.1 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单一
3.2.2 投资总量不足
3.2.3 投资效益和质量不高
3.2.4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不足
3.2.5 区域差异明显
4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协整关系及短期动态关系研究
4.1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协整关系研究
4.1.1 数据与变量选取
4.1.2 单位根检验
4.1.3 协整关系简介
4.1.4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5 协整关系检验
4.2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经济增长短期动态关系研究
4.2.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简介
4.2.2 VECM模型检验
4.3 预测和方差分解
5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路径
5.1 作用机制和路径的描述性分析
5.1.1 减少农业受灾面积,缓解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5.1.2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保障农业用水
5.1.3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1.4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5.2 作用机制和路径的实证分析
5.2.1 建立分析框架
5.2.2 数据处理和参数估计
5.2.3 回归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推进我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议
6.2.1 鼓励社会资本,引进“PPP”机制
6.2.2 推行产权改革,拓宽融资渠道
6.2.3 明确责任制度,提高质量效益
6.2.4 联合农户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6.2.5 加强政策扶持,缩小区域差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96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89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