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地市场化流转与农民多维权益实现困局——来自河南省孟楼镇的观察

发布时间:2024-05-17 17:50
  基于中部省份孟楼镇的相关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对农地市场化流转中农民群体多维权益实现困局及其成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农地为农民群体所提供的就业功能在其流转后被逐步剥离,本地就业机会的缺失以及异地非农就业的"技能门槛",构成了这一群体就业权益实现的重要约束。农地作为乡村文化的有形载体在其流转后趋于弱化,外出务工者带回的"城市文化"与传统乡村文化的冲突引致了农民群体价值取向的重构,构成了农地流转中这一群体文化权益相对缺失的重要原因。农地市场化流转制度不完善导致流转收益分配合理性的相对不足,以及基层政府以"经济权益"实现为主的农地流转工作理念与农民非经济权益意识觉醒之间的冲突则进一步恶化了农民群体多维权益实现的困局。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农地流转后孟楼镇耿营村和孟楼村的就业情况

图1农地流转后孟楼镇耿营村和孟楼村的就业情况

就业权益即土地为农民提供的工作机会、地点与对象。孟楼镇土地流转后,农民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因闲置劳动力并未获得在本地进行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有效机会,更多农民个体基于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决策,选择离开孟楼镇,前往浙江、江苏、上海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寻求非农化就业机会。同时,农地集中和再流....



本文编号:3975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975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