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和社会经济约束的区域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和社会经济约束的区域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准确评价区域耕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4种类型的土地整治潜力是实现区域统筹规划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通过选取能反映区域四种土地整治类型内在和外在潜力的指标因素,引入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双重制约条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约束条件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约束下的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开展定量评价,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潜力分区。研究结果表明:高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能提高区域土地整治潜力水平,反之则制约土地整治潜力水平,同时根据约束条件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土地整治高潜力区、较高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低潜力区,与无约束条件下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相比,该分区结果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该研究一方面可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提供新方法,另一方面可为新一轮土地整治统筹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国土资源和信息中心;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潜力评价 约束条件评价模型 房县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用地网络化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优化关键技术研究(2013BAJ05B02)~~
【分类号】:F301.2
【正文快照】: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对建设用地需求与日剧增,导致耕地大幅减少,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实行土地整治制度。土地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1],在区域统筹发展背景下土地整治不再局限于农用地整治[2],而是“全域”范围内包括多种整治类型的综合土地整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学东;王占岐;邹利林;;基于贝叶斯概率模型的鄂西北山地区耕地整治适宜性评价[J];资源科学;2016年01期
2 庄伟;廖和平;潘卓;李靖;陈娜;李涛;;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设计[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05期
3 黄晓阳;金晓斌;郭贝贝;杨绪红;王晓瑞;周寅康;;黄土台塬区农用地整治分区研究[J];资源科学;2014年03期
4 钱铭杰;吴静;袁春;王巍;;矿区废弃地复垦为农用地潜力评价方法的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5 张俊凤;花盛;刘友兆;孟展;;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2期
6 吴金华;刘小玲;张伟;;基于星座图的神木县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研究[J];资源科学;2013年12期
7 金贵;王占岐;胡学东;胡守庚;张道军;;基于模糊证据权模型的青藏高原区土地适宜性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8期
8 杨俊;王占岐;金贵;程丙银;侯现慧;;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9 袁磊;赵俊三;李红波;张萌;陈国平;郭晓慧;;云南山区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与潜力分区[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16期
10 张锐;刘友兆;;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芳;刘友兆;毕如田;续阳阳;王淑敏;;基于用地竞争的矿业废弃地再利用用地类型判定[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10期
2 胡学东;王占岐;童秋英;李德胜;;基于生态和社会经济约束的区域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5期
3 朱成立;穆慧;翟亚明;;基于适宜性评价的露天矿山农用地复垦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6年04期
4 唐祥云;李若晗;周鑫祺;罗娅丽;;崇阳县耕地后备资源土地适宜性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年04期
5 廖远琴;;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调查评价[J];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01期
6 刘小波;秦天彬;周宝同;涂建军;;基于改进SPA的乐山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7 陈青锋;于化龙;张杰;田超;陈亚恒;;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及可提升潜力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02期
8 马沛珍;;小城镇周边农户居住区位选择研究——以永靖县太极镇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6年03期
9 范W,
本文编号:422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2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