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差分法的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评价——以宁夏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差分法的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评价——以宁夏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利用宁夏中卫、盐池、平罗3个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倍差法,厘清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净效应。研究发现,总量上,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净效应为正,反映出退耕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从不同类型生计资本来看,除了自然资本的净效应为负外,其余各项的净效应均为正,其中较大的有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耕地被退耕成林地,是自然资本为负的主要原因,而政府对退耕地的补贴对于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增加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可持续生计框架 生计资本 倍差法 净效应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双内生视角的非农就业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研究——以福建、江西、云南集体林区为例”(编号:714032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双内生视角的非农就业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研究——以福建、江西集体林区为例”(编号:14YJC790166)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集体林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4JQ2-704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非农就业、林地流转与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编号:2014M550974)
【分类号】:F323.6
【正文快照】: 1引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中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修复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已被学界普遍认同(Yin等,2012)。2014年6月,国务院批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标志着退耕还林工程进入到二期阶段。 已有研究多关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庭兴,姚世彬,李贤伟,张文秀;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几个主要矛盾与解决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2 刘新华,白书太,李和保,尹振海,马美芹,宋春平;邯郸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指导模式[J];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04期
3 李宗领,于广深,尤立权;退耕还林工程中种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林业科技;2002年04期
4 沈勇强;试论退耕还林工程应注重的若干问题[J];华东森林经理;2002年03期
5 ;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J];江西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6 宋平,兰玉红;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林业建设;2002年03期
7 袁忠友;退耕还林工程应重建重管[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1期
8 ;确保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第一年首战告捷——傅守正副主席在全区退耕还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内蒙古林业;2002年04期
9 郝和平;因地制宜 科学运作 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J];山西林业;2002年06期
10 杨晓梅;对山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思索[J];山西林业;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保平;;关于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评价问题的解析[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2 柯水发;赵铁珍;党凤兰;;促进农户参与的退耕还林工程运行机制探索[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3 吴铁雄;;参与式理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4 高红军;孙艳华;许扬;;宁夏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技术初探[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5 高红军;孙艳华;许扬;;宁夏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技术初探[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6 叶应钦;黄玖钢;;关于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调查[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经济类[C];2003年
7 谷树忠;;退耕还林工程到了关键期[A];中国退耕还林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李育材;;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科学发展与实践[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9 胡俊;王晓东;;北京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及管理[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10 李和保;;加强管理注重实效 强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程[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浓;我州退耕还林工程核查结束[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2 刘志平(作者单位:志丹县双河乡人民政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八年后怎么办?[N];延安日报;2006年
3 李天涛;切实管好退耕还林工程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N];团结报;2007年
4 记者 罗臻邋通讯员 张成高;退耕还林工程通过阶段性验收[N];黄石日报;2008年
5 铁铮 记者 赵凤华;北林大参与完成北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阶段性监测[N];科技日报;2008年
6 吴笛;壤塘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国家阶段性验收[N];阿坝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树洁;我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实效[N];铜仁日报;2010年
8 记者 赵侠;延安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9 中共富县县委书记 冯振东;高度重视 全力实施 扎实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N];延安日报;2013年
10 记者 米生富;我市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呈现良好开局[N];延安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忠东;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与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姚清亮;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姜恩来;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陈永富;退耕还林工程定量监测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杨旭东;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郭建英;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李t
本文编号:456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5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