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镇化建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7 13:03
本文关键词:湖南省城镇化建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是否有影响以及怎样在城镇化发展中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湖南省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展开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首先对于目前关于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了解相关的概念、度量指标以及实证方法,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了解湖南省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湖南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先构造综合性的城镇化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提取出主因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就湖南省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进而从一个新的视角为湖南省如何更快更好的提高农民收入提出建议。阐述了与研究城镇化和农民收入关系相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对城镇化以及农民收入的内涵进行阐述,初步确定了文章所需的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度量方法,并对本文所需用的因子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了湖南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作用机制。根据湖南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现状,以及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分别分析了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和农民收入结构的作用机制。城镇化通过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土地规模经营等方式使农民收入增长。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也引起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支付收入也在增长,但其中,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最大,农民家庭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追不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相比于另外三类收入,农民家庭性收入增长最为缓慢。开展了湖南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根据指标选取的全面性、科学性、层次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参考了统计局建设的“城镇化评价体系”,并根据湖南省的实际情况,从人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城乡统筹五个方面构建了综合性的城镇化衡量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经济社会生活水平因子、产业结构因子、房地产业因子三个主因子。其次,利用这些主因子对农民收入及其结构分别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程度。经济社会生活水平因子,产业结构因子,房地产业因子对农民收入以及农民收入结构中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经济社会生活水平因子的促进作用最大。最后,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农民收入 因子分析 面板数据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3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3-14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1.4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14-16
- 1.4.1 论文结构14-15
- 1.4.2 创新点15-16
- 第2章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理论基础16-21
- 2.1 城镇化内涵16-18
- 2.1.1 城镇化概念16-17
- 2.1.2 城镇化度量指标17-18
- 2.2 农民收入内涵18-19
- 2.2.1 农民收入定义18
- 2.2.2 农民收入结构18-19
- 2.3 理论方法19-21
- 2.3.1 因子分析方法19
- 2.3.2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19-21
- 第3章 湖南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作用机制分析21-33
- 3.1 湖南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21-27
- 3.1.1 湖南城镇化现状21-23
- 3.1.2 湖南农民收入现状23-25
- 3.1.3 制约农民收入的因素25-27
- 3.2 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27-30
- 3.3 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机制30-33
- 第4章 湖南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33-42
- 4.1 因子分析构造综合性城镇化指标33-39
- 4.1.1 构造综合指标的原因及指标选择33-35
- 4.1.2 数据处理及因子分析过程35-39
- 4.1.3 综合性城镇化指标分析39
- 4.2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39-42
- 4.2.1 数据、变量的选取39
- 4.2.2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选择39-40
- 4.2.3 结果分析40-42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42-46
- 5.1 研究结论42
- 5.2 主要建议42-45
- 5.3 研究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0-51
- 附录B (实证部分中间数据表 1)51-52
- 附录C (实证部分中间数据表 2)52-53
- 附录D (实证部分中间数据表 3)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基于因子分析的济南市软件产业竞争力评价[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蔺全录;孟毅;;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小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企业导报;2013年22期
3 翟航;周俊;李世梅;张丹;辛欣;;因子分析法在污染源解析方面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2014年01期
4 尹子民,罗丽兮;因子分析在企业增长方式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年04期
5 高素英,金浩;因子分析在市场问卷调查分析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升学,康彦彦;我国各地区企业融资差异的多变量因子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杨淼P,
本文编号:458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5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