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耕地集约利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兰考县耕地集约利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岁月里,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存的载体,是人类的生活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和人民生活的基础,其重要性和稀缺性逐渐的显现出来。而我国是传统的人口和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现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了威胁我国的一大难题。同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市的建设用地大幅扩张,农用地锐减,人地矛盾逐渐凸显。如何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土地进行持续合理的利用,转变传统的粗放型耕地利用模式,实现耕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成为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耕地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对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和进一步诠释,结合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国际上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现如今切实可行的对策。兰考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其农业发展现状具有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特征。同时,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相对较早的。因此,本文以兰考县为研究区域,从自然情况、农业发展、土地利用现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四个方面对兰考县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说明。结合兰考县实际,运用熵值法对其16个乡镇从2010年到2014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就评价结果从时间和空间上展开分析。通过对2007到2014年兰考县16个乡镇合作社工商注册数据的整理归纳,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注册资本总量的变化两个方面对兰考县合作社发展至今的趋势和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二者从动态变化趋势和静态差异对比两方面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对兰考县16个乡镇从2010到2014年的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趋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有一部分乡镇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显著的结果,但是有半数乡镇呈现显著的强相关性。而对2010到2014年同时期集约利用水平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我们发现二者并不具有相关性。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合作社发展不均衡也不成熟,以及样本量的限制等原因导致的。因此,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证找出了当地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结论,认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高的地区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当地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这证实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升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有效方式。最后,本文还就研究结果,从要加大对耕地集约水平较低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推动和鼓励;要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推动合作联社建设;以及要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宣传力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 兰考县 相关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211;F32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13-14
- 1.2.1 选题目的13
- 1.2.2 选题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14-23
- 1.3.1 耕地保护问题研究14-18
- 1.3.2 耕地集约利用研究18-21
- 1.3.3 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21-23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23-25
- 1.4.1 研究内容23
- 1.4.2 研究方法23-25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25-29
- 2.1 基本概念25-26
- 2.1.1 耕地集约利用的概念25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25-26
- 2.1.3 集约经营26
- 2.2 相关理论26-29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6-27
- 2.2.2 地租理论27-28
- 2.2.3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28
- 2.2.4 规模经济理论28-29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29-37
- 3.1 自然情况29-31
- 3.1.1 地理位置29
- 3.1.2 气候特征29-30
- 3.1.3 地形地貌30
- 3.1.4 水文和土壤状况30-31
- 3.2 农业生产状况31-32
- 3.3 土地资源利用32-34
- 3.3.1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32-34
- 3.3.2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34
- 3.4 兰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34-37
- 第四章 兰考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37-45
- 4.1 数据来源37
- 4.2 评价目标37
- 4.3 评价指标体系37-38
- 4.4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38
-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38-40
- 4.6 评价指数计算40-41
- 4.7 评价结果41-45
- 第五章 兰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分析45-49
- 5.1 分析目标45
- 5.2 分析指标45-46
- 5.2.1 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45-46
- 5.2.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总和46
- 5.3 分析结果46-49
- 第六章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合作社发展相关性分析实验49-55
- 6.1 实验目的49
- 6.2 发展趋势的相关性分析实验49-52
- 6.3 同时期发展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实验52-53
- 6.4 本章小结53-55
- 第七章 对策与建议55-57
- 7.1 推动和扶持集约利用度较低地区农业合作组织发展55
- 7.2 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55-56
- 7.3 推动合作联社建设,进一步实现集约经营56
- 7.4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宣传力度56-57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57-61
- 8.1 结论57-59
- 8.2 讨论59-61
- 8.2.1 本文的创新点59
- 8.2.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继鹏;新型合作社组织构想[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年06期
2 孟令彪,蔡玉辉,姜春明,于岩;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年06期
3 ;国际合作社节的由来[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1年07期
4 河砚;解读合作社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年07期
5 邹辉,张丽,荣强,朱传春,袁洋;新型股份制农场式合作社——一种高效种植经营模式介绍[J];蔬菜;2004年05期
6 韩元钦;深受农民拥戴的合作社[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1期
7 傅德宝;漫谈合作社文化[J];中国合作经济;2005年01期
8 徐更生;合作社:农民利益的真正代表[J];中国合作经济;2005年04期
9 钱长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嘉兴为例[J];农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孙春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心得(2) 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应遵循哪些原则[J];新农业;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红东;;大户领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以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徐旭初;;新情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3 《供销合作社制度建设研究》课题组;张景云;;合作社与批发:承接与实践[A];“2009年北京批发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韩冰;刘现武;;转变政府角色 促进合作社发展——基于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5 李忠;鲍荣龙;章奇特;;浅析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赵凌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另一种现实选择——浙北芦溪村青鱼合作社个案研究[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伟民;胡定寰;;小规模奶农组织化与合作化的演进——来自内蒙古舍必崖奶农合作社的经济解释[A];首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钱庆武;;宣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A];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宣城分会论文集[C];2012年
9 孙亚范;余海鹏;;农民生产服务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绩效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10 张锡炎;;南宝农民香蕉合作社——农业织织化发展的有效尝试[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热带果树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韩志峰;张祥茂会见蒙古合作社代表团[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2 肖远金;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深层次矛盾[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梁言邋联轩 红轩 陈仁云 薛伟;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柳绍斌;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遭遇成长之痛[N];丽水日报;2007年
5 肖远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处理好几个关系[N];农民日报;2007年
6 小光;丹麦农民营销合作社制度特征[N];东方城乡报;2007年
7 修伟邋柳城;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市场“瓶颈”[N];大连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琥;专业合作社的新趋势和新诉求[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姚继军;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李学武;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N];金融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洁;农民专业合作社契约选择与运营绩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何国平;走向市场: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组织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义伟;合作社内部制度安排:基于利益分配视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钱崔红;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赫松伟;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胜任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4 徐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林凌;湖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刘畅;基于奶农利益的奶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7 罗朝健;成员异质性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刘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类型社员间合作满意度对其信任发展的中介作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9 张贞宁;扬中市西来桥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10 陈俊杰;种植大户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标准化服务的认知与利用意愿[D];河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兰考县耕地集约利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5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