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是首要任务,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与提高农村经济的新方式和有效手段。乡村旅游是依托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自然景观、风俗文化、当地特产等为吸引物,引导城镇居民体验并领略乡村特色,满足城镇居民度假、娱乐、休闲、观光、学习为要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作为发展现代经济的必不可少部分,既能满足旅游者对农村的村容、村貌、文化、风俗等体验,同时也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当地农民的副业收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回归自然的乡村生活有着很高的期盼,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生活也是越来越多城市人的选择的目标。而开发好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百姓经济收入的增加,满足都市休闲、娱乐、生活等都具有深刻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旅游风景资源丰富的新安乡来说,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较强的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新安乡农村收入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利用新安乡旅游资源发展独特的乡村旅游,推动新安乡旅游业飞速发展。本文在研究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特色的基础上,解析了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提出了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建议。政府强化政策资金、政策扶持,加大对旅游开发及配套设施建设,做好了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了解游客需求,把新安乡旅游分为3个片区,为打造生态旅游新安乡;提升新安乡乡村旅游知名度,开发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景观。特此不断推进新安乡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新安乡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新安乡 乡村旅游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F3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1.4.1 研究思路14-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6-20
- 2.1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16-18
- 2.1.1 乡村旅游概念16-17
- 2.1.2 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17
- 2.1.3 乡村旅游的特征17-18
- 2.2 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18-20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18
- 2.2.2 循环经济理论18-19
- 2.2.3 低碳经济理论19-20
- 第3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20-26
- 3.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20-23
- 3.1.1 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20-21
- 3.1.2 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21-22
- 3.1.3 澳大利亚乡村旅游发展经验22-23
- 3.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23-24
- 3.2.1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经验23-24
- 3.2.2 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经验24
- 3.3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对新安乡的启示24-26
- 第4章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26-39
- 4.1 舒兰市新安乡旅游资源情况26-34
- 4.1.1 区域位置及自然地理条件26-28
- 4.1.2 自然风景资源28-29
- 4.1.3 旅游景点的地文、水文景观29-30
- 4.1.4 旅游景区评价30-32
- 4.1.5 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32-34
- 4.2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34-36
- 4.2.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34-35
- 4.2.2 就业人数不断增加35
- 4.2.3 农民收入逐年增加35-36
- 4.3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36-39
- 4.3.1 文化内涵丰富多彩36-37
- 4.3.2 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发达37
- 4.3.3 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37-39
- 第5章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势39-44
- 5.1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GTH)39-40
- 5.1.1 地理区位优势39
- 5.1.2 区域环境优势39-40
- 5.1.3 旅游资源优势40
- 5.1.4 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优势40
- 5.2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的劣势(WEAKNESS)40-41
- 5.2.1 形式单一、知名度低40-41
- 5.2.2 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41
- 5.2.3 缺乏高素质旅游人才41
- 5.2.4 环境保护观念差41
- 5.3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Y)41-42
- 5.3.1 稳定发展的旅游大环境41-42
- 5.3.2 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主流42
- 5.3.3 社会投资十分关注森林旅游42
- 5.3.4 国家出台停伐政策42
- 5.4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的威胁与挑战(TREATS)42-44
- 5.4.1 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42-43
- 5.4.2 周边旅游地的竞争43-44
- 第6章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及对策建议44-52
- 6.1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战略44-50
- 6.1.1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目标44
- 6.1.2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思路44-49
- 6.1.3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原则49-50
- 6.2 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50-52
- 6.2.1 加强政府引导扶持,,改善基础设施建设50
- 6.2.2 引进人才,加强教育培训,发展现代乡村旅游50
- 6.2.3 开发多元旅游产品,突出特色文化底蕴50-51
- 6.2.4 加大宣传,注重绿色环保51-52
- 第7章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8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科研成果58-59
- 后记和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辑;;联户闯市场[J];农家致富;2005年06期
2 ;养鸟亦致富[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7年07期
3 ;“核艺”之花山村绽放[J];农村科学实验;2011年08期
4 张洋;田荣义;;浪花里的梦想[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年10期
5 徐邹华;杨君;朱玲瑶;;基于不同村镇农村土地闲置原因的对比分析——以田坪、龙光桥、新安乡、火厂坪四乡镇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3期
6 高辉;新安乡加强改革后企业的财务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1998年07期
7 曹文君;打绿色牌 念特色经 发牧业财[J];新长征;2005年03期
8 余宏伟;广昌县贫困户联盟脱贫显效[J];老区建设;1996年12期
9 高长礼;;订单在手 卖葱不愁[J];江苏农村经济;1999年08期
10 ;放眼天下[J];中国供销商情;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代启福;;筑爱的故事——记香港无止桥第一栋生态民居落户凉山[A];共识(2009春刊01)[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祖福;新安农民喜摘丰收橘[N];黄山日报;2007年
2 格斯特;新安乡创新基层党建方式促发展[N];黄山日报;2013年
3 田洪春 本报记者 徐文君;水连致富源[N];吉林农村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杨庶文;5吨水 30分钟 一样欢乐[N];凉山日报(汉);2010年
5 关力 本报记者 孟繁杰;进山取宝 借水生财[N];吉林日报;2011年
6 平书;王福宏到祁门县新安乡调研[N];黄山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祁开虹 唐有吉 特约记者 蒋艾丽;致富热潮涌江畔[N];凉山日报(汉);2006年
8 王世刚 记者 苏景文;8万农户选定致富项目[N];吉林日报;2004年
9 关力 本报记者 王文辉;舒兰农民“冬闲”不闲[N];吉林日报;2011年
10 曾凡会 本报记者 高正佳;品评多味果实[N];吉林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磊;舒兰市新安乡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娟;婺源方言韵书《新安乡音字义考正》音系考察[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3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3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