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型体制下的“扶贫军令状”与贫困治理中的政府失灵
发布时间:2017-07-13 14:05
本文关键词:压力型体制下的“扶贫军令状”与贫困治理中的政府失灵
更多相关文章: 军令状 压力型体制 贫困治理 扶贫 政府失灵
【摘要】:"军令状"式扶贫管理机制,有助于地方政府在扶贫工作中自我施压并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压力性体制下的"扶贫军令状"在由上而下的巨大工作压力和运动式治理中,往往会导致地方政府扶贫工作的一系列应对策略,从而扭曲扶贫工作的初衷和本质,进而造成政府贫困治理的失灵。"扶贫军令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但也可能会制约其他主体参与贫困治理。充分发挥"扶贫军令状"的积极功能,不仅需要对扶贫工作中的部分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还要建立地方政府扶贫压力的调节机制,加快多元主体贫困治理机制的建设,实施差异性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军令状 压力型体制 贫困治理 扶贫 政府失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结构性贫困治理机制研究”(16CSH04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精英俘获研究”(2016RWYB26)
【分类号】:F32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此中央与贫困情况严重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了扶贫攻坚“军令状”,层层落实扶贫责任。[1-2]以“军令状”的方式来推动扶贫攻坚工作,一方面体现出了贫困治理工作的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劲松;;论我国压力型体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小云;压力型体制视阈下的县级土地财政[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7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3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