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下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下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民的增收致富离不开农业产业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农业服务机构及时把握市场发展动态,提供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农业服务。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福建省如何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创新现有农业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促进农业现代化成为亟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从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切入,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体验经济理论以及分工协作理论,利用2015年寒假和暑假时间,通过综合运用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的方式,对福建省九地市的部分农民和农产品消费者展开问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相结合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相关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当前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知识密集程度偏低,提供服务的种类较少,农业公共服务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机构规模偏小以及未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种类。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为了更好推动农业服务模式创新,应该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设现代农业公共行政信息平台;引导农业进行专业化分工,完善多元化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培育社会化的农业服务机构;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并及时反馈,保证供需平衡;以“互联网+”发展为契机完善农村综合服务等意见和建议。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各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本章主要介绍选题及研究的背景,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出创新扩散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分工协作理论等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目标以及文章的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结果,分析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现状、类型及存在问题。从消费者体验角度切入,对原有的“xx+农户”的命名方式进行适当的创新和细化,归纳总结出福建省最新的三种服务模式:OTO型农业服务模式、产业链融合发展型农业服务模式以及与其他产业共融型农业服务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分别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农业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研究消费者体验变化对福建农业服务模式的影响。总结出福建服务模式面临的新挑战,主要包括:总体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对农业科技服务提出新需求、膳食结构变化和生活品质提高对农业体验服务需求增大、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对农业生态服务改善提出新要求以及“互联网+”发展亟需农业信息服务创新支持平台。在此背景下,调查分析消费者对农产品新的需求以及农民收入提高的影响因素,以便使下文的对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第四部分:在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下概括、总结国内外最新的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类型,并对其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国内农业服务模式与国外相比,在信息技术服务范围和种类、产业链服务范围以及产业融合度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两者的有益实践可以为优化完善福建省农业服务模式提供经验借鉴。第五部分: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农业服务模式有益经验基础上,从生产者视角、消费者视角、产业融合视角以及“互联网+”视角提出在消费者体验视角下福建农业服务模式的创新方向和提升路径。第六部分: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农业服务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福建省 消费者体验 农业服务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7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1. 绪论13-28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背景13-14
- 1.2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14-18
- 1.2.1 核心概念界定14-15
- 1.2.2 相关理论基础15-18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18-25
- 1.3.1 消费体验文献述评18-21
- 1.3.2 农业服务模式文献述评21-25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5-26
- 1.4.1 研究方法25-26
- 1.4.2 技术路线26
- 1.5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26-28
- 1.5.1 研究目的26-27
- 1.5.2 创新点27-28
- 2. 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现状、类型及存在问题28-37
- 2.1 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现状28-30
- 2.1.1 农业技术服务主要来源于科研院所29
- 2.1.2 科技服务助力各地发展特色现代农业29-30
- 2.1.3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自身科技支撑能力不足30
- 2.2 福建农业服务模式主要类型30-34
- 2.2.1 OTO型农业服务模式30-31
- 2.2.2 产业链融合发展型农业服务模式31-33
- 2.2.3 与其他产业共融型农业服务模式33-34
- 2.3 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34-37
- 2.3.1 知识密集程度偏低,服务种类少34
- 2.3.2 农业公共服务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34-35
- 2.3.3 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滞后35
- 2.3.4 社会化服务机构规模偏小35-36
- 2.3.5 未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种类36-37
- 3. 消费者体验变化对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影响分析37-49
- 3.1 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下福建农业服务模式面临新挑战37-41
- 3.1.1 总体产能过剩和同质化竞争对农业科技服务提出新需求37-38
- 3.1.2 膳食结构变化和生活品质提高对农业体验服务需求增大38-39
- 3.1.3 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脆弱对农业生态服务改善提出新要求39-40
- 3.1.4 “互联网+”发展亟需农业信息服务创新支持平台40-41
- 3.2 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下消费者对农产品新的需求41-46
- 3.2.1 数据来源及调研方法41-42
- 3.2.2 样本分析及描述42
- 3.2.3 数据分析42-45
- 3.2.4 小结45-46
- 3.3 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下农民收入提高影响因素分析46-49
- 3.3.1 调研区域及研究方法46
- 3.3.2 样本分布及基本特征46-47
- 3.3.3 农民收入增加影响因素分析47-49
- 4. 国内外农业服务模式概述及比较分析49-55
- 4.1 国外农业服务模式类型49-52
- 4.1.1 智慧型农业服务模式49-50
- 4.1.2 产业内部一体化农业服务模式50-51
- 4.1.3 跨界与开放型农业服务模式51-52
- 4.2 目前国内农业服务模式类型52-54
- 4.2.1 “互联网+”农业服务模式52-53
- 4.2.2 “个性化定制+”型农业服务模式53-54
- 4.2.3 “文创元素+”型农业服务模式54
- 4.3 中外农业服务模式比较分析54-55
- 5. 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创新方向及提升路径研究55-63
- 5.1 创新方向55-60
- 5.1.1 生产者视角55-56
- 5.1.2 消费者视角56-57
- 5.1.3 产业融合视角57-58
- 5.1.4 “互联网+”视角58-60
- 5.2 提升路径60-63
- 5.2.1 建设现代农业公共行政信息平台60
- 5.2.2 引导农业专业化分工,完善多元化合作机制60-61
- 5.2.3 建立健全基层服务体系运行机制61
- 5.2.4 创新发展模式,培育社会化服务机构61-62
- 5.2.5 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并及时反馈,保证供需平衡62
- 5.2.6 以“互联网+”发展为契机完善农村综合服务62-63
- 6. 总结与展望63-64
- 6.1 总结63
- 6.2 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业服务促增收[J];上海农村经济;2012年08期
2 崔广;;优质服务只有被政府采纳才能产生巨大效益——谈谈为农业服务的几点体会[J];辽宁气象;1992年02期
3 郜永军 ,李元昌;加强农经管理为发展高效益农业服务[J];新农业;1992年10期
4 谷文晓;农业服务产业化初探[J];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5 刘希文,施忠,于永隆;强化体系 系列服务──汲浜乡农业服务深受农户欢迎[J];中国农技推广;1995年01期
6 ;“969155”农业服务热线[J];福建农业;2004年04期
7 王勇;怎样确保农民获得有效的农业服务[J];乡镇论坛;2005年11期
8 何兰生;农业服务市场亟待开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年07期
9 何兰生;;农业服务市场亟待开发[J];资料通讯;2005年Z1期
10 李凯斌;;要为特色农业服务[J];中国合作经济;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柏槐;;构建三大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服务功能[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黄羽中;;建设新型服务载体,创新为农服务机制——关于969155农业热线服务的实践和思考[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兰生;农业服务市场亟待开发[N];农民日报;2005年
2 记者 马艺轩;新农大全方位为我州农业服务[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3年
3 记者 欧林;“农业服务社区”创新为农服务平台[N];嘉兴日报;2007年
4 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范郁尔;农业服务热线受欢迎[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陈永刚邋通讯员 胡云祥 陈华;全省首个“12316”农业服务热线开通[N];湖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刘艳涛;看农业服务浩荡跟进数字化[N];农民日报;2012年
7 王晓;农业服务企业要像农民一样思考[N];农民日报;2012年
8 苏报记者 胡佳逸;农业服务:老课题呼唤新做法[N];苏州日报;2012年
9 鲁讯;山东菏泽市社 加快推进农业服务规模化[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10 通讯员 黄桂红 陆新刚;孝南农业服务超市助农增收[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碧芬;消费者体验变化视角下福建农业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2 李伟花;国内外农业服务社会化模式的比较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陶新月;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农业服务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70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70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