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研究
【摘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民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获取土地增值收益、保障自身土地财产权益的重要途径。鼓励农民以土地为资本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定、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对耕地资源安全和农村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为主题,研究其理论基础,考察其具体实践。对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现状、流转的方式和模式等进行研究;探讨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的必要性;系统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运行的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以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案例,对其市场运行机制和宏微观环境进行剖析,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最后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的政策建议:(1)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地方政府应综合考虑地块的地理位置和交易条件,对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定城乡统一的基准地价和基准租金。(2)构建公平交易机制。地方政府应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有偿出让、交易方式以及土地收益分配方式等作出具体规定,对流转中的违规违法现象进行界定和惩处。(3)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应协调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冲突,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和集体之间以及集体和农民之间的收益分配比例。(4)建立管理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纠纷协调机制、收益分配使用监管制度实现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管理和监督。(5)建立中介服务机制。培育产权独立、自主经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介组织,规范中介组织职能和资质范围,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关键词】:农村 经营性建设用地 市场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研究进展评述10-14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14-18
- 第二章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18-24
- 2.1 主要概念18-20
- 2.2 理论基础20-24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现状分析24-33
- 3.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现状24-25
- 3.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方式25-26
- 3.3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模式26-28
- 3.4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存在问题28-30
- 3.5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的必要性30-33
- 第四章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分析33-38
- 4.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价格机制分析33-35
- 4.2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供求机制分析35-36
- 4.3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竞争机制分析36-38
- 第五章 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案例分析38-45
- 5.1 南海区概况38-39
- 5.2 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现状39-43
- 5.3 南海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困境43-45
-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政策建议45-52
- 6.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机制运行的原则45-46
- 6.2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内部机制46-47
- 6.3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保障机制47-52
- 结论与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徽出台建设用地征管新办法[J];安徽建筑;2003年02期
2 ;建设用地报批慢的原因及对策[J];南方国土资源;2003年09期
3 刘胜华;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展:冲突与协调[J];城乡建设;2004年10期
4 蓝慰康 ,刘晓桃;广西建设用地报批材料有关问题初探[J];南方国土资源;2004年09期
5 ;建设用地不能随意占用农田[J];湖南农业;2005年11期
6 张虹鸥;叶玉瑶;杨丽娟;吴旗韬;;广东30年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经济地理;2008年06期
7 阳艳飞;陈松林;鄢丽娜;;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广东土地科学;2008年05期
8 ;国务院发布《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2020年前新增585万公顷建设用地[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21期
9 范德种;;对建设用地置换工作的思索[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02期
10 ;甘肃下发通知严控建设用地[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浅谈建设用地的开发及对策[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杨庆媛;董世琳;冯应斌;;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度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分析[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伟华;毛德华;沈雅;;建设用地集约与节约利用评价[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邵秀燕;陈松林;;福州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区域分异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诗苑;陈松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建设用地时空动态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郭素红;;加强建设用地规范化征收的对策与建议[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晓磊;於忠祥;;试论建设用地置换在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8 袁志良;彭锦辉;王思奇;;建设用地清理试点作法与问题剖析[A];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C];1985年
9 孙荣第;宋宇江;;对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的探讨——以鞍山市为例[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10 王春红;;树立科学发展观 处理好绿化建设用地的三个问题[A];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的保障能力研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曾广鸿 单卫东;以科技创新支撑建设用地再开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刘子烨;到2020年上海建设用地仅剩20平方公里?[N];联合时报;2012年
3 记者 方芳;我市全面清理整改建设用地[N];湘潭日报;2012年
4 记者 宋禹飞 通讯员 陈建农;安徽今年将供应55万亩建设用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5 记者 龙晓庆;未来7年深圳建设用地只剩59平方公里[N];民营经济报;2013年
6 记者 宗时风;宁夏首次建立建设用地动态监控机制[N];宁夏日报;2013年
7 李博;建设用地迈向城乡统一[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记者 邵海鹏 刘展超;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9 记者 梁现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开展试点[N];四川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马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N];友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胡立兵;转型期我国城市土地供应管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郑俊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4 贝涵璐;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其与城镇化质量的耦合关系[D];浙江大学;2016年
5 钱铭杰;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模式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李效顺;基于耕地资源损失视角的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李亚丽;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碳排放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李波;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扩展动态监测及其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陆张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布局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太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鄢丽娜;福建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世聪;建设用地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4 费燕;云南“建设用地上山”战略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李莹;岩溶山区不同尺度的城镇扩张遥感监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心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民事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姚波;建设用地弹性规划区划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胡瑞;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建设用地扩展驱动力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宝龙;“多规融合”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张慧敏;基于绿色经济视角的西安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09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80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