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强化项目的成本收益和成本有效性分析——以生物强化富铁小麦为例
本文关键词:中国生物强化项目的成本收益和成本有效性分析——以生物强化富铁小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生物强化项目 生物强化 富铁小麦 经济收益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有效性 营养干预 国际比较 中国
【摘要】:以生物强化富铁小麦为例,采用事前成本收益分析法和成本有效性分析法,分析了中国生物强化项目的健康效益、研发总成本及其构成、成本收益率和成本有效性情况,并进一步做了国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生物强化富铁小麦营养干预效果显著,其一年获得的健康效益可达到112 706~291 753个DALYs损失值的减少,货币化后的经济收益一年为23.53亿~60.91亿元,项目期间(30年)的经济收益将达到705.86亿~1 827.19亿元;中国生物强化富铁小麦项目期间(30年)研发总成本将投入约6 314.92万~9 416.53万元,其中推广成本约占总成本的99%;中国生物强化富铁小麦的成本收益率为1 117.76~1 940.41,即每投入1元的研发成本可以带来1 117.76~1 940.41元的收益;按照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中国生物强化富铁小麦公共营养干预效果是高成本有效的;整体上生物强化项目的成本有效性优于食品强化和营养素补充剂,具有成本上的优势。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研究和增强中国生物强化作物的微量营养素含量、重视生物强化作物的推广和宣传、强化吸收和借鉴国际生物强化在其他国家开展项目的发展经验等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国际生物强化项目 生物强化 富铁小麦 经济收益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有效性 营养干预 国际比较 中国
【基金】:Harvest Plus-China基金项目(HPC8233)资助
【分类号】:F326.11;R151
【正文快照】: intervention;the data from Harvest Plus program presented that in general the biofortification had an advantage of cost-effectiveness over food fortification and supplementation.In the end,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 proposed,such as increasingthe inves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磊;张春义;;摆脱“隐性饥饿”[J];百科知识;2007年1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明清;张耘;成小峰;;生物强化滨岸湿地系统处理入江溢流污染中试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王毅;;生物强化法处理废水技术研究进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3 王毅;;生物强化法处理废水技术研究进展[A];《河北环境科学》-华北五省市环境科学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艳丽;王瑶;李云;;生物强化高铁玉米和小麦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徐谦;冯小宴;冯华军;徐特;沈东升;丛燕青;;电促生物强化除碳脱氮及电子转移机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山丹;马放;王晨;韩瑜;;温条件下生物强化用于SBR工艺处理苯胺废水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徐萍;张正斌;郭自峰;;生物强化育种与彩色小麦的开发利用[A];第二届全国种子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陈桂娥;李啸寰;许振良;;UV氧化-生物强化MBR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云六;隐性饥饿与中国生物强化[N];光明日报;2007年
2 钟燕平;我国生物强化项目获得新进展[N];农民日报;2008年
3 粘新;我国将大力推进营养与育种结合[N];中国食品报;2009年
4 记者 曲照贵 通讯员 刘桂菊;生物强化污水治理技术“名利双收”[N];中国化工报;2011年
5 钟燕平;吃饱了,并不等于“不饿”[N];农民日报;2007年
6 时报记者 刘桂菊;大港石化创造绿色发展模式[N];滨海时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静;天然橡胶加工废水生物强化处理研究及工程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静波;生物菌剂的构建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强化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熊举坤;酚类溴代阻燃剂的污染特征、生物强化降解及其相关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4 李强;高氨氮和高盐化工废水处理的生物强化机理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芸;生物强化太阳能铺肋系统处理村镇有机垃圾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2 熊瑞林;微生物对吡啶、喹啉的降解及生物强化作用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崔迪;低温生物强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娟;滨海城市景观河水污染的生物强化净化实验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崔永岩;发酵制氢反应器的启动及生物强化运行[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6 吉振兴;ESBR反应器中耐冷菌的分离鉴定和低温生物强化运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培明;低温下喹啉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喹啉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郭亚楠;阿特拉津生物强化处理及土著降解细菌定向进化特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9 万春黎;同步脱氮脱硫工艺生物强化及种群动态分析初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戴明;生物强化过滤处理微污染饮用水的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0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880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