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研究
【摘要】: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社会生产力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作为基础性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我国的土地归属权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但是在土地出让市场中,政府才是真正的土地出让人。政府既作为管理者角色在土地市场的管理中规范着各项制度,又充当着“交易者”的角色在土地市场中提供出让土地。在土地市场交易中,行政权力起着主导作用,我国土地市场化进程不甚理想,“土地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官员在土地市场交易中权力寻租已成为腐败常态。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对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从当前我国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来看,远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土地市场仍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市场活力,也没有一个彻底公开透明的市场运行环境。面对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难的问题,我们从各个方面去寻找问题的根源,一方面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规范政府权力的运行,另一方面为了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从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开始讨论,进而阐述了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的述评,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可能的研究创新点。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与价值。第三章概述了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相关现状,通过对土地市场交易制度与信息公开制度的概述,对我国土地交易信息公开在法律中的体现进行理论梳理。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从实效性的角度加以论证,进而说明了在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各种侵犯公民利益、破坏市场秩序等诸多负面影响;围绕着所阐述的问题,从法律层面、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保障机制四个方向对问题进行了解读。第五章是对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紧扣第四章的问题原因,从加强立法、价值矫正、制度完善与监督保障四个角度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土地市场 交易制度 信息公开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0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述评11-14
- 1.2.1 关于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研究11-13
- 1.2.2 关于信息公开研究13-14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15
- 1.3.2 研究方法15
-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15-17
- 1.4.1 研究框架15-16
- 1.4.2 研究创新16-17
- 第2章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理论基础17-21
- 2.1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17-19
- 2.1.1 政治学基础:人民主权理论17
- 2.1.2 公共管理学基础:治理理论17-18
- 2.1.3 法理基础:公民知情权理论18-19
- 2.2 信息公开机制引入我国土地交易市场的价值19-21
- 2.2.1 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19
- 2.2.2 有效遏制“土地腐败”现象19-20
- 2.2.3 推进我国土地市场健康发展20-21
- 第3章 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发展现状21-31
- 3.1 当前我国土地市场交易形式21-22
- 3.2 我国土地市场公开交易发展历程22-24
- 3.3 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现状24-31
- 3.3.1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在法律制度中的体现24-27
- 3.3.2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27-29
- 3.3.3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的程序与形式29-31
- 第4章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31-44
- 4.1 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31-38
- 4.1.1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的实效性不足31-35
- 4.1.2 征地信息公开中的侵害公民合法权益35-36
- 4.1.3 土地出让信息公开中的“政企合谋”36-38
- 4.2 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38-44
- 4.2.1 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立法缺位38-39
- 4.2.2 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中职能目标错位39-42
- 4.2.3 我国土地市场交易制度的内在缺陷42-43
- 4.2.4 违法追究与救济保障机制不健全43-44
- 第5章 解决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存在问题的对策44-50
- 5.1 加强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立法44
- 5.1.1 健全土地市场信息交易公开立法体系44
- 5.1.2 试行单独创立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法44
- 5.2 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和地方绩效评估模式44-46
- 5.2.1 完善财税体制改革,,走出“土地财政”困境45
- 5.2.2 改变传统的绩效评估方式,创新官员晋升模式45-46
- 5.3 完善土地市场公开交易制度46-48
- 5.3.1 转变单一“批租制”形式46-47
- 5.3.2 优化“价高者得”出让模式47
- 5.3.3 借鉴“勾地制”,建立预申请制度47-48
- 5.4 完善土地市场信息公开违法追究与监督保障机制48-50
- 5.4.1 严厉打击土地市场中的违法行为48
- 5.4.2 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交易的监督机制48-49
- 5.4.3 健全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知情权的救济机制49-50
- 第6章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民忠;站在政治的高度——对规范土地市场意义的深入思考[J];中国土地;2002年07期
2 田凤山;建设规范的土地市场[J];北京房地产;2002年07期
3 刘允洲;让我们走进土地市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5期
4 曾永昌;坚持土地市场的公平与效率[J];国土经济;2002年08期
5 卢士福;洛阳市土地市场的完善[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王永红;不平凡的进与退——解读我国土地市场发展历程[J];中国土地;2003年06期
7 余朝阳,李洪;新时期土地市场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2期
8 欧阳烨;建立土地市场创新机制的思考[J];经济论坛;2004年15期
9 陈翠芳,娄策群,朱青;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8期
10 黄海;规范土地市场管理之浅见[J];青海国土经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昊;鲁莹;;规范土地市场与严格土地执法[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论文集[C];2005年
2 李政;;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建设问题研究[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王家梁;;合理利用土地与土地市场[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刘增志;王慎刚;;山东省土地市场的培育与发展[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白国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市场的几点认识[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董永弘;邱纪春;;青海省土地市场发育问题及对策研究[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吴克宁;李政;王娟;黄勤;;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调查与思考[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甘立彩;;盘活“沉睡资本”,建立统一土地市场[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田晋中;;浅论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连美忠;;土地市场与可持续发展探讨[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记者 于倩;沈阳土地市场四大特点[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记者 庞东梅;土地市场今年会转向何方?[N];金融时报;2009年
3 ;土地市场下半年将趋于理性[N];中国信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陆新亚;构筑土地市场新秩序[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晓玲;土地市场局部见底 下半年上演大逆转?[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6 王政;土地市场 “解冻复苏”还是“过热反弹”[N];中国改革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郁唯;土地市场划出上升曲线[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徐景升;2012:土地市场从冷清到回暖[N];中国房地产报;2012年
9 黄晓芳;土地市场并未全面回暖[N];新农村商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杨仕省;土地市场升温背后:地方推地保指标[N];华夏时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青;土地市场运行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邵挺;二元土地市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结构体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杨庆媛;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庆桃;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土地市场发展探研[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晋;陕西省土地市场动态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朱慧;上海市地价管理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刘光全;我国土地市场交易信息公开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5 苏健;泰安市土地市场规范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刘斌;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市场发育成熟度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栋;城乡土地市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宋玉波;经济转型期中国土地市场建立与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霍长宝;天津土地市场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郭国本;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市场制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97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89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