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9:35
本文关键词:东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和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给家庭经营模式带来了活力,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民增收,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气候和现实需要的推动下,近年来东源县家庭农场呈快速发展态势。本文在此背景下对该县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探讨。在撰写本文时,笔者首先查阅了国内外许多相关文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理论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时阐述了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土地流转的概念及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农业产业化理论、土地产权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统计分析、对比分析,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了该县家庭农场的基本经营情况。数据表明,近年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东源县家庭农场数量快速增长,增加了117户经认定的家庭农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营,在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家庭农场在该县仍属于新生事物,还处于萌芽时期,农场经营管理还不够规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扶持不足、土地流转效率和效益不高、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制约因素。然后,本文阐述了日本、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和上海松江、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国内地区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东源县家庭农场发展对策建议,包括全面加强政府扶持引导、完善农用土地流转方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多渠道满足农场融资需求、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等。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促进家庭农场在东源县的健康发展,提高其经营水平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东源县 家庭农场 新型职业农民 土地流转
【学位授予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17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4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1-13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3-14
- 1.3.3 简要评价14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7
- 1.4.1 研究思路14-15
- 1.4.2 研究方法15-17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7-22
- 2.1 概念界定17-20
- 2.1.1 家庭农场17-18
- 2.1.2 新型职业农民18-19
- 2.1.3 土地流转19-20
- 2.2 理论基础20-22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20
- 2.2.2 土地产权理论20
- 2.2.3 规模经济理论20-22
- 第三章 东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分析22-30
- 3.1 东源县农业发展概况22-23
- 3.1.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22
- 3.1.2 农业生产情况22-23
- 3.2 东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23-30
- 3.2.1 经认定家庭农场的数量及分布情况24-25
- 3.2.2 家庭农场经营情况25-28
- 3.2.3 家庭农场主有关情况28-30
- 第四章 东源县家庭农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30-36
- 4.1 政府扶持不足30-31
- 4.2 土地流转效率和效益不高31-32
- 4.3 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32-33
- 4.4 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33-34
- 4.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34-36
- 第五章 国内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借鉴36-41
- 5.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36-38
- 5.1.1 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型家庭农场发展经验36
- 5.1.2 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型家庭农场发展经验36-37
- 5.1.3 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庭农场发展经验37-38
- 5.1.4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38
- 5.2 国内家庭农场发展经验38-41
- 5.2.1 上海松江模式38-39
- 5.2.2 浙江宁波模式39-40
- 5.2.3 安徽郎溪模式40
- 5.2.4 国内家庭农场发展的启示40-41
- 第六章 促进东源县家庭农场发展对策建议41-50
- 6.1 全面加强政府扶持引导41-43
- 6.1.1 强化规划引导41
- 6.1.2 完善财税金融扶持政策41-42
- 6.1.3 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创建活动42
- 6.1.4 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42
- 6.1.5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42-43
- 6.2 完善农用土地流转方式43-44
- 6.2.1 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43
- 6.2.2 加强土地流转宣传发动43
- 6.2.3 尽快建立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43-44
- 6.2.4 推进土地流转规范化44
- 6.2.5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44
- 6.2.6 强化村级干部主体责任44
- 6.3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4-46
- 6.3.1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45
- 6.3.2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计划45
- 6.3.3 创新培训教育模式45-46
- 6.3.4 加强校场合作46
- 6.4 多渠道满足农场融资需求46-47
- 6.4.1 提升家庭农场自身实力46
- 6.4.2 拓宽融资渠道和抵押担保方式46-47
- 6.4.3 强化政策支撑和金融支农服务47
- 6.5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47-50
- 6.5.1 完善政府农业公共服务47-48
- 6.5.2 健全农技推广机制48
- 6.5.3 建立完善合作服务组织48
- 6.5.4 丰富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48-50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50-52
- 7.1 结论50
- 7.2 不足之处50-51
-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A 家庭农场调查问卷56-60
- 附件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雪峰;;论中坚农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陈文;张旭锋;桑兴岳;;陕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农村经营管理;2014年03期
3 刘新卫;汤怀志;梁梦茵;杨华珂;;基于土地政策视角的家庭农场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2期
4 丁志帆;刘冠军;;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选择[J];农业经济;2014年01期
5 杨大蓉;;基于国外经验的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4年01期
6 穆向丽;巩前文;;家庭农场:概念界定、认定标准和发展对策[J];农村经营管理;2013年08期
7 岳正华;杨建利;;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4期
8 伍开群;;家庭农场的理论分析[J];经济纵横;2013年06期
9 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倪坤晓;沈月琴;;浙江省慈溪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907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0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