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粮食安全 现状 进口 影响因素 ARIMA模型 政策建议
【摘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作为人类生存的根本,粮食既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又是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更与政治安全密切相关。我国自古就是人口大国,人口约占世界总数的22%,而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10%,粮食安全从来都是我国的“天字一号”问题。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同时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我国融入WTO程度的深化,我国粮食安全不仅受到国内因素的制约,也深刻受国际粮食安全状况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得益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世界农业水平得以迅速发展。总体上看,世界粮食产量和需求量大多数年份是基本平衡的,营养不良的人口比例下降,世界粮食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但受到人口不断增长、粮食价格波动、全球金融危机、资源条件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全球变暖、干旱洪涝、病虫害加剧等问题,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我国是人口和粮食消费大国,很难完全依赖国内生产满足对粮食的需求,所以从国际市场适度进出口粮食是调节我国粮食供求缺口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但是,一旦进口规模过大则会使我国丧失粮食生产的独立地位,最终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多年来,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粮食安全程度较好,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国内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增长,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不可否认,农业在我国仍然是薄弱环节,我国的粮食生产仍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的攀升以及化肥施用量临近土地承受极限,我国粮食单产已经遭遇增长瓶颈,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空间缩小。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农田水利条件不利、自然灾害频发等原因,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恶化。虽然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不断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支出,但我国所实施的农业政策大多属于WTO规则所限制的“黄箱”政策,实施的“绿箱”政策很少,“蓝箱”政策几乎没有,这必然会使农业政策作用的发挥受限。随着近年来世界粮食价格的不断下降,我国粮食进口规模增加,导致国外优质、低廉的进口粮与国内粮食的竞争加剧,而我国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农民种粮收益下降,进而导致种粮的积极性降低,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这些问题在很长时间内将会继续存在,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关于粮食安全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研究,本文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法对新世纪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新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论文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国内外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粮食安全所做过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虽然比较充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随后,文章就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主要有产业安全理论、关联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和蛛网理论,从而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支撑。第二部分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使用经济计量模型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供需情况和进口规模进行预测,发现我国粮食自给率存在下降的可能性,粮食安全存在着隐患。第三部分则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适度粮食进口、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引导粮食消费结构调整、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国际竞争力、与粮食出口大国建立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建立海外粮食生产基地、充分利用WTO规则、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几个角度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合理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新形势、新问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世界粮食价格近年来不断下降,我国的粮食进口规模增加,导致国外进口粮与国内粮食的竞争加剧;而且我国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降低,成为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新形势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其次,在论文的政策建议中,提出了利用“互联网+粮食”改善粮食流通体系,进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新思路。但是,由于缺乏充分的统计数据,论文难免有不准确或者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用计量经济学进行粮食生产和需求预测时,结果可能不太理想。希望以后可以结合最新的数据,做出更准确的分析。
【关键词】:粮食安全 现状 进口 影响因素 ARIMA模型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1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1
- 1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11-14
- 1.1.1 国际背景11-13
- 1.1.2 国内新形势13-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3 研究现状综述15-20
- 1.3.1 粮食安全的有关内涵15-16
- 1.3.2 对粮食安全衡量标准的研究16-17
- 1.3.3 对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研究17
- 1.3.4 对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17-18
- 1.3.5 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研究18-19
- 1.3.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19-20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20-22
- 1.4.1 研究方法20
- 1.4.2 研究内容20-22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22-23
- 1.5.1 本文创新点22
- 1.5.2 不足之处22-23
- 2 维护粮食安全必要性的理论分析23-29
- 2.1 大量进口对粮食产业安全产生冲击23-24
- 2.2 粮食安全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24
- 2.3 粮食的公共产品属性要求政府必须提供支持24-25
- 2.4 粮食的外部性要求政府应当给予补贴25
- 2.5 蛛网理论要求政府对粮食市场进行干预25-28
- 2.6 本章小结28-29
- 3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问题分析29-41
- 3.1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29-35
- 3.1.1 粮食进口依赖程度29-31
- 3.1.2 粮食储备水平31
- 3.1.3 粮食产量和生产波动率31-33
- 3.1.4 人均粮食占有量33-34
- 3.1.5 低收入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34-35
- 3.1.6 本节小结35
- 3.2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35-40
- 3.2.1 粮食进口规模扩大35-36
- 3.2.2 产能提升空间小,增产难度大36-38
- 3.2.3 单产提高困难38
- 3.2.4 粮食主产区旱情严重38-39
- 3.2.5 粮食国际竞争力弱39
- 3.2.6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低39-40
- 3.3 本章小结40-41
- 4 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41-64
- 4.1 粮食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41-42
- 4.1.1 进口是国内粮食生产的必要补充41-42
- 4.1.2 大量进口对粮食安全产生冲击42
- 4.2 影响粮食供给的因素42-50
- 4.2.1 资源环境的约束42-44
- 4.2.2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44-45
- 4.2.3 科技与劳动者素质45-48
- 4.2.4 国内支持政策48-50
- 4.3 影响粮食需求的因素50-52
- 4.3.1 人口增长50-51
- 4.3.2 城镇化和膳食结构的改善51
- 4.3.3 工业用粮的增加51-52
- 4.3.4 粮食浪费52
- 4.4 粮食流通体系52-53
- 4.5 粮食的国际竞争力53-61
- 4.5.1 生产率的比较53-59
- 4.5.2 生产成本比较59-61
- 4.5.3 本节小结61
- 4.6 国际政治关系61-62
- 4.7 国际贸易自由化62-63
- 4.8 本章小结63-64
- 5 我国粮食供需短期发展趋势及进口规模预测64-70
- 5.1 ARIMA模型介绍64-65
- 5.1.1 模型概述64-65
- 5.1.2 ARIMA模型预测的基本步骤65
- 5.2 2016年—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预测65-67
- 5.3 2016年—2020年我国粮食供给预测67-68
- 5.4 2016年—2020年我国粮食供需情况及进口规模预测68-69
- 5.5 本章小结69-70
- 6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70-80
- 6.1 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70
- 6.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70-74
- 6.2.1 切实保护耕地70-71
- 6.2.2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71-72
- 6.2.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72-73
- 6.2.4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73-74
- 6.3 引导粮食消费结构调整74
- 6.3.1 提倡科学健康的粮食消费观74
- 6.3.2 严格控制工业用粮74
- 6.3.3 减少粮食浪费74
- 6.4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完善粮食储备制度74-77
- 6.4.1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74-75
- 6.4.2 建立完备的粮食储备制度75-76
- 6.4.3 利用“互联网+粮食”加强粮食流通76-77
- 6.5 提高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77
- 6.5.1 调整粮食生产的地区结构,降低粮食价格77
- 6.5.2 适度规模化经营77
- 6.6 与粮食出口大国建立良好政治关系77-78
- 6.7 建立海外粮食生产基地78
- 6.8 充分利用WTO“绿箱”规则78-79
- 6.9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79-80
- 7 结论80-81
- 参考文献81-85
- 后记85-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德;经济国际化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粮食问题研究;2000年02期
2 赵秉强,张福锁;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超高产研究战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必须重视粮食安全问题[J];农村工作通讯;2000年06期
4 雷玉桃,王雅鹏;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协调问题[J];经济纵横;2001年06期
5 吴志华,胡学君,施国庆;以合理成本谋求粮食安全[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8期
6 王益清,李显寿;浅谈粮食安全与农村结构调整[J];农业经济;2001年07期
7 臧武芳,潘华顺;论粮食安全与城市化[J];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8 张启良;我国粮食安全发出示警信号[J];统计与决策;2001年06期
9 王广华;浅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08期
10 戴迎春;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目标[J];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天财;;试论中国的小麦生产与国家粮食安全[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林芬;黄曦;;福建省粮食安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讨[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3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马兴林;;实施超高产工程确保粮食安全[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4 陈友订;;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我国可持续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5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张宾;丁在松;;实施超高产工程确保粮食安全[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6 刘忠林;王海涌;于广胜;潘长胜;;依靠科技进步 确保粮食安全[A];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4年
7 刘锴;韩增林;;海洋缓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王保生;刘文英;杜筱玲;;旱涝灾害对江西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减灾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冯浩;吴普特;李百凤;赵西宁;;缺水对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10 王明勇;陈真;;强化植保功能 服务粮食安全[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为农;保障粮食安全 扫除六大障碍[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2 赵宝国;什么叫粮食安全[N];铁岭日报;2007年
3 记者 樊曦、李亚彪、周立民;中国人有能力养活自己,但粮食安全不能掉以轻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特约记者 赵才;盟粮食局加强全盟粮食安全工作[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5 吕以东;珲春市细化粮食安全监管保障措施[N];粮油市场报;2007年
6 记者 代桂云;青岛市政协视察粮食安全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远明;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粮食安全[N];三明日报;2008年
8 付瑞雪;不可轻言中国无粮食安全问题[N];证券时报;2008年
9 王兰;警惕粮食安全隐患[N];陕西日报;2008年
10 邓聿文;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是什么[N];东方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华;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D];河海大学;2002年
2 邓群钊;中部丘陵地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矛盾问题的系统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3 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放;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协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5 杜宇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公茂刚;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文先;粮食安全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周博;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9 张燕林;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14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1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