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3:21
本文关键词:我国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特色农产品 流通渠道 附加价值 质量安全可追溯
【摘要】:目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改善,消费意识提高,选购农产品变得越发地挑剔,品牌特色农产品由于其安全性、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正在逐渐被消费者认可,特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逐年上涨。然而目前市场上叫得响品牌的特色农产品却屈指可数,消费者购买途径有限,出现了买难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地大物博,不同气候地区出产了各具特色、种类繁多的农产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特色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湮没于一般农产品中,其特色被消费者知悉、认可的寥寥无几,又出现了卖难现象。这两方面鲜明的对比,造成了特色农产品的买卖脱节,消费者愿意购买却没有购买途径,生产者愿意销售却没有流通渠道。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发展特色农业,并希望其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农业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很重要,流通同样重要,选择构建合适的流通渠道,保证特色农产品的特色不丢失、能增值,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意义重大,这也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涉及到农业问题,旨在促进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完善现有农产品流通渠道。农产品的流通关系到所有农产品流通参与者的利益,并且具有连接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作用,发现特色农产品对流通的特殊要求,找到适宜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对促进特色农产品增值、改善特色农产品流通不畅的问题至关重要。基于上述现实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特色农产品及流通渠道的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以流通渠道、区域品牌等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对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开篇介绍了我国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它对解决目前大部分特色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无法实现、缺乏合适的流通渠道等问题,具有现实借鉴意义。进而,详细论述了流通渠道、区域品牌等基本理论,界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然后从区域性、可开发价值高、具有品牌依赖性等方面阐述了特色农产品的特点,以上述特点为依托分析了特色农产品对流通具有的特殊需求,表现在特色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要求“特色”伴随整个流通过程、要求产品实现附加价值、要求质量在流通过程中可追溯、要求拉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要求特色农产品有品牌支持等。正因为特色农产品对流通有上述特殊需求,因此它的渠道构成要素即渠道主体、渠道客体、渠道环境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文章对此做了详细分析,并基于此构建了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的两种目标模式,即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和以合作社为主导的流通渠道模式。随后对目前发展的比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特色农产品即简单加工特色农产品迁西板栗和深加工特色农产品承德露露进行案例剖析,总结现有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的经验,分析其与本文所构建的目标模式的差距,最后从渠道主体、渠道客体和渠道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的对策建议,具体来说要加强渠道主体的合作,确保特色贯穿始终、提高渠道客体的深加工水平,实现附加价值、加强渠道各环节对品牌的建设与维护、开发渠道的辐射带动作用,拉伸产业链、政府加大对渠道环境建设的扶持力度等,通过以上具体措施的落实,特色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将会逐渐得到改善,实现特色农产品附加价值的开发。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 流通渠道 附加价值 质量安全可追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引言12-20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14
- 1.1.1 选题背景12-13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7
- 1.2.1 国外对特色农产品的研究14-15
- 1.2.2 国内相关研究15-17
- 1.2.3 简要评述17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18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创新点与不足18-20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0-24
- 2.1 相关概念界定20-21
- 2.1.1 特色农产品20
- 2.1.2 流通渠道20-21
- 2.1.3 质量安全可追溯21
- 2.2 相关理论基础21-24
- 2.2.1 流通渠道理论21-23
- 2.2.2 区域品牌理论23-24
- 3 特色农产品特点及其对流通的特殊要求24-33
- 3.1 特色农产品的特点24-26
- 3.1.1 区域性24-25
- 3.1.2 可开发价值高25-26
- 3.1.3 具有品牌依赖性26
- 3.2 特色农产品对流通的特殊要求26-33
- 3.2.1 要求“特色”伴随整个流通过程27-28
- 3.2.2 要求产品附加价值得以开发28-29
- 3.2.3 要求质量在流通过程中可追溯29-30
- 3.2.4 要求特色农产品品牌得到培育和维护30-31
- 3.2.5 要求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得以拉伸31-33
- 4 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构成要素及目标模式33-39
- 4.1 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构成要素分析33-35
- 4.1.1 渠道主体33-34
- 4.1.2 渠道客体34
- 4.1.3 渠道环境34-35
- 4.2 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构建的目标模式35-39
- 4.2.1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流通渠道模式35-37
- 4.2.2 以合作社为主导的流通渠道模式37-39
- 5 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典型案例分析39-47
- 5.1 承德露露流通渠道分析39-42
- 5.1.1 承德露露集团及其流通渠道的建设情况39-40
- 5.1.2 承德露露流通渠道建设经验40-41
- 5.1.3 承德露露流通渠道要素评价41-42
- 5.2 迁西板栗流通渠道分析42-47
- 5.2.1 迁西板栗概况及其流通渠道的建设情况42-44
- 5.2.2 迁西板栗流通渠道建设经验44-45
- 5.2.3 迁西板栗流通渠道要素评价45-47
- 6 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的对策建议47-50
- 6.1 加强渠道主体的合作,确保特色贯穿始终47
- 6.2 提高渠道客体的深加工水平,实现附加价值47
- 6.3 加强渠道各环节对品牌的建设与维护47-48
- 6.4 开发渠道辐射带动作用,拉伸产业链48
- 6.5 政府加大对渠道环境建设的扶持力度48-50
- 参考文献50-53
- 后记53-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瑞峰;;消费者特征与特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北京、郑州和上海城市居民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05期
2 王崧年;;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4年01期
3 赵晓飞;李崇光;;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演进规律、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J];管理世界;2012年03期
4 殷延海;;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2年02期
5 包迎春;;“农超对接”在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杨宏祥;卫玉成;查荣;;陕西特色农产品B2C电子商务流通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7 彭磊;孙开钊;;基于“农餐对接”的农产品流通创新模式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8 徐丽艳;周林洁;;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9 王晓红;;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年11期
10 孟波;吴方;范磊;;基于渠道关系理论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探讨[J];甘肃农业;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锦;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45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4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