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07:12

  本文关键词: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PSR模型 土地生态安全 时空变化 哈尔滨市


【摘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是生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分支,健康稳定的土地生态系统功能不仅能维系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国民生存的安全问题,同时能够影响着一个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我国区域土地压力增大,生态安全风险等级有所提升,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土地的生态安全问题和遏制生态环境的继续变差。所以,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土地的持续利用,从而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研究。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作为研究区,哈尔滨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城市水土污染状况和日益加剧的恶化环境,使土地生态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研究依据土地生态学、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系统学和土地资源稀缺性等理论基础,以PSR模型为基础来构建一个适用于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的评价体系,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了15个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模型测算出2005-2014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通过对比分析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时空变化情况,其中:时间角度,对2005-2014年这10a间哈尔滨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空间角度,对2014年哈尔滨市市区及10县(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其间的差异性。结合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是因为主观赋权法受评价者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所以本文根据其优点,避开其缺点将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有效的相结合,合理的综合确定指标权重。(2)时间尺度上:2005-2014年间,哈尔滨市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从2005年的0.7374增长到了2014年的0.8676,土地生态安全状态有所好转,2005-2007年呈持续上升,2005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从0.3415增长到2007年的0.8128,同比增加了0.4713,目前仍是敏感级;可是2007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已经从敏感变成了良好级状态;2007-2009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有所下降,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从2007年的0.8128下降到2009年的0.7498;2009-2014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呈持续上升状态,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从2009年的0.7498上升到2014年的0.8676,处于良好级状态。(3)空间尺度上:2014年,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最高的县(市)是哈尔滨市市区,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8160,安全等级为Ⅱ级良好级状态;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最低的县(市)是依兰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6796。哈尔滨市市区及10个县(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呈现良好级和敏感级两种状态,所占比例分别为4:7。(4)采用SPSS17.0软件对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为人口密度是第一主成分、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第二主成分和单位耕地农药用量是第三主成分,这三个因子主要影响着哈尔滨市土地生态安全问题。(5)对于目前哈尔滨市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提出可行且可用的方案,从而可以实现多方面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PSR模型 土地生态安全 时空变化 哈尔滨市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6;F301.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20
  • 1.1 研究的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3-16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3-14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4-16
  • 1.3.3 当前研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16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16-17
  • 1.5 研究方法17
  • 1.6 研究思路17-18
  • 1.7 技术路线18-20
  • 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理论基础20-24
  • 2.1 相关内涵界定20-21
  • 2.1.1 土地生态安全20
  • 2.1.2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20-21
  • 2.2 土地生态安全相关理论21-24
  • 2.2.1 土地生态学理论21
  • 2.2.2 系统理论21-22
  • 2.2.3 人地关系理论22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22-23
  • 2.2.5 土地资源稀缺性理论23-24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24-27
  • 3.1 研究区概况24-26
  • 3.1.1 自然概况24-25
  • 3.1.2 社会经济概况25
  • 3.1.3 生态概况25-26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26-27
  • 4 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7-36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7-32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27-28
  • 4.1.2 建立指标体系28-29
  • 4.1.3 指标标准化处理29-30
  • 4.1.4 指标权重的确定30-32
  • 4.2 评价指标标准值及安全指数32-33
  • 4.2.1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32-33
  • 4.2.2 评价指标安全指数计算33
  • 4.3 评价结果计算及等级划分33-36
  • 4.3.1 评价结果计算33-35
  • 4.3.2 评价等级划分35-36
  • 5 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时空变化分析36-44
  • 5.1 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结果36-38
  • 5.1.1 不同时间节点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36-38
  • 5.1.2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因素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38
  • 5.2 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变化分析38-41
  • 5.2.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空间结果分析38-40
  • 5.2.2 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因素的空间特征分析40-41
  • 5.3 研究区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子分析41-44
  • 6 研究区保障土地生态安全措施44-46
  • 6.1 控制人口增长,缓解土地压力44
  • 6.2 加大整治力度,构建生态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44
  • 6.3 减少土地污染,,改善生态环境44-45
  • 6.4 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民众意识45-46
  • 7 结论与讨论46-48
  • 7.1 结论46-47
  • 7.2 讨论47-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4


本文编号:975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975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