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2012年
本文关键词: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2年云南农业环境保护协会论文集》2012年
德宏州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发生与防控
张国云 马柱芳
【摘要】:正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属菊科假泽兰属,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杂草之一。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在中国香港、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发生,危害严重。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经过观察、走访,初步分析认为薇甘菊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从境外传入。目前,在全州5县(市)46个乡(镇)均有发生,占全州乡(镇)数的92%。多在山林、荒地、道路旁、沟渠边及园地发生,发生面积2.9万hm2,给德宏州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
【作者单位】: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分类号】:S451
【正文快照】: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属菊科假泽兰属,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杂草之一。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在中国香港、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均有发生,危害严重。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经过观察、走访,初步分析认为薇甘菊是20世纪90年代前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山;;农业部启动铲除薇甘菊专项行动[J];农药市场信息;2008年23期
2 李小川,殷作云,何立平,黄文辉,周启文,张贻安;人为干预群落对薇甘菊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周先叶,王伯荪,李鸣光,廖文波,周云龙,昝启杰,王勇军;薇甘菊对内伶仃岛植被危害的相关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4 殷祚云,李小川,何立平,黄文辉,周永文,黎容根,徐庆华,张贻安,罗航;薇甘菊生态防除研究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2003年04期
5 郭惠如;专家联合攻关研究出薇甘菊防治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01年07期
6 邵婉婷,韩诗畴,黄寿山,刘文惠,李开煌,彭统序,李丽英;控制外来杂草薇甘菊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2年01期
7 肖植文,陶磅,屠乐平;恶性杂草——薇甘菊[J];云南农业科技;2005年04期
8 钟晓青,黄卓,司寰,昝启杰;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年02期
9 刘刚;;广东大规模清除“植物杀手”薇甘菊[J];农药市场信息;2009年01期
10 程伟文,叶新峰,李桂荣,梁远楠;薇甘菊叶枯病的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南;;云南省西南边陲薇甘菊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2 黄红娟;叶万辉;魏孝义;张朝贤;;不同生境薇甘菊酚酸含量差异[A];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韩诗畴;李志刚;李军;;中国害草薇甘菊防治技术研究概况[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范志伟;程汉亭;沈奕德;刘丽珍;;海南省薇甘菊的发生与监测[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5 泽桑梓;季梅;闫争亮;周平阳;弄扎;;薇甘菊颈盲蝽性信息素的初步验证及后肠挥发物的鉴定[A];云南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朱西儒;;薇甘菊的生物防除技术研究与应用前景[A];全国生物防治暨第八届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朱建义;周小刚;陈庆华;高菡;郑勇生;李超;;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生物防治[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冬梅;韩诗畴;戴建青;李志刚;;六种速生树种叶片水提液对薇甘菊化感作用研究[A];第二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陈宝明;任文韬;陈蕾伊;侯玉平;彭少麟;;华南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水提物对土壤N的影响[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林翠新;杨章旗;;薇甘菊的研究综述[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素梅;[N];云南科技报;2010年
2 记者 罗昆娅;[N];昆明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杨立英;[N];大理日报(汉);2011年
4 记者 黎明;[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5 记者 黎明;[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6 尚志岑;[N];东莞日报;2009年
7 潘少婷;[N];东莞日报;2009年
8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N];中山日报;2010年
9 尚志岑;[N];东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肖前;[N];广东建设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钧敏;田野菟丝子寄生入侵植物薇甘菊对土壤微生物和薏苡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8年
2 沈文君;分布式外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WebGIS研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赵建兴;红脂大小蠹生物防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4 王柱强;我国水资源污染防控产业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慈健;贿赂犯罪防控对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潘红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杨先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在规模猪场的防控[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关洪军;石化行业经营风险控制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铁珍;美国白蛾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张丽萍;外来入侵烟粉虱的种群动态、遗传分化及对噻虫嗪的抗性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晓婷;入侵植物薇甘菊的转录组分析及其群体遗传特征初探[D];中山大学;2011年
2 梁斌;薇甘菊活性天然产物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的初步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3 张衷华;林业有害植物薇甘菊入侵特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姜娜;四种外来菊科植物对入侵地土壤AM真菌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宋晓静;紫茎泽兰中绿原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薇甘菊的化学成分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秋玲;日本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化感防治潜力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7 陈亮;3种菊科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及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邱罗;广州薇甘菊空间分布预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苗春玲;珠江口鹤洲北红树林群落恢复对土壤、水体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10 胡鸿;论我国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深圳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生态经济损失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1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