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林业文库》(盖志毅)【图片 简介 评论 价格 目录】
本文关键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博士林业文库 文章节选
经济系统后导致了其不可持续的恶果”的观点,是符合实际和有
说服力的。作者在分析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时,没有简单的概
括为滥垦、滥伐和过牧,而是将这些现象放在草原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角
度去分析,力求探讨这些表象后面的原因和规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
策。包括: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公共政策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政
府政绩目标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矛盾;分析了产权制
度安排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外部性的补偿机制;归纳了牧区经济结构调整、草原畜牧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总结了国外草原生态经济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可供我国参考的一些做法;提出了草原生
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粮食安全、产权明晰、资金供应和
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三是新方法。综合多门学科研究的方法进行应用,如运用资源经
济学、环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同
时,将其它学科诸如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到分析
和陈述中,使得研究成果更加丰满和充实。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性
运用,是研究方法的一种新实践,也反映出作者有较为宽广的知识储
备。在著作中,作者利用反映草原退化和草原产权变化的历史资料来说
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历史变迁,就从历史学的角度给读者提供了
一种历史实践的背景。同时,作者强调这样一种理念,即:人同生态环
境的关系总是体现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在草原形成的生态文化是尊重自
然、维护自然的文化,这种文化对人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内在约束力,并
且具有深刻的知识认知价值。因此,在书中运用文化学等学科的方法,
较为全面的阐述了文化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作者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教授,同时
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较为活跃的青年学者之一。在从事学校的教
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之余,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有关厅(局、盟)、市
(旗、县)联系密切,考察和调研的足迹遍布内蒙古大草原。先后在内
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左、右旗;在呼伦贝尔市陈
巴尔虎旗、鄂温克旗;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杭锦旗;巴彦淖尔市乌拉
特中旗;赤峰市的巴林右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达尔罕茂名安旗等做
序
森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陆地*大的生态系统。在
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受到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的今天,森林生态系统,特别
是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受到的关注程度,远比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要大得
多,对草原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也不及森林生态经济研究的深入。实际
上,草原与森林一样,对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由于人
们对草原问题重视不够,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严重。草原学家任继
周在给钱学森的信中:“历史证明,人类文明发源于干旱地带,人类文
明也首先毁灭于干旱地带,——人类生态环境崩溃的发源地。我们的草
原正加速向毁灭前进。”由于我国广袤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出现了严重
的退化,其负面影响非常大。研究如何使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就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令人欣喜的是,盖志毅博士以自己多年研究草原经济问题的知识积
累,选择了颇具难度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问题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
对象,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和创新性的探索,完成了博士论文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随后,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
进一步完善和部分内容的补充,形成了本著作。
本著作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系统性。即:分别从历史和逻辑以
及国际国内比较的角度,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价值、退化现状、成因
到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而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及发展趋势等做了全面系统的阐释。
第二是新视角。作者站在社会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草原
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现状、成因和解决对策,是一个较新的分析视角。
从这个角度展开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成果目前还不多。在著作中,
作者提出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问题,与其说是一个自然现象,
毋宁说是一个社会经济现象,其成因是不当的社会经济行为施加于草原
了大量考察。这些调研和考察,为本著作的实践性奠定了基础,使本著
作的研究内容更加接近实际,提出的政策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
性。比如在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设计一章中,提出
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退化区发展圈养畜牧
业须慎重;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减轻草原生态经济
系统内的人口压力;强化生态脆弱地区退牧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
错带草原面积等;在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制
度保障一章中,提出要确定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硬
件——物质基础:雄厚的粮食和饲草料安全基础、充足的资金保障;确
定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软件——制度保障:草原产权制度和公共经济
制度等。这些观点和建议,政策性鲜明,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总之,本著作的完成是盖志毅博士辛勤努力的结果,尽管研究的问
题具有相当的难度,使得成果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但是,能够敢于
面对实际,敢于探索生活的难题,并且努力地运用科学道理去解释和设
计解决问题的出路,是一个学者的科学精神。希望这本著作能够帮助读
者对草原生态经济系统问题有更多的了解和关心。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
的思路设计
6.1关于对草原休养生息的认识
6.1.1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未曾出现退化的前提下,在草原承载力的范围
内,适度放牧状态下,对草场进行间歇利用,有利用于牧草的恢复和生
长,这是一种经济的利用方式。
现在的问题是多年来过度的使用已使这一系统受到了过大的破坏,
必须对其予以恢复。考虑到草原资源的稀缺性和适度利用这一资源对草
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应从经济和自然的角度,在草原
生态经济系统得到恢复后,加以合理利用。
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草原生态经济系统
具有自愈能力,对于退化的草地生态经济系统,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只要排除致使其退化的因素,大多均可自行演变成一个较好的状
态。排除放牧等干扰因素使草原自然恢复,作为一种低投人措施在退化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整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有关资料表明,内蒙古典型
草原区以冷蒿、针茅、羊草、冰草为主的退化草原,经过了7年的自然
恢复,其地上生物量由每公顷1.1t恢复到1.9t,增加了73%,草群盖
度也从48%增加到55%,植株高度从lOem增长到了30em;以羊草和
冰草等为主的禾草类植物比例由38%增加到了71%;其中羊草由9%
增加到35.7%。而从冷蒿为主的菊科植物比例由31%,大幅度下降至
9%,其中冷蒿由27.0%下降至4.7%。豆科植物比例明显增加,如扁
宿豆由0.8%上升至4.1%;草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退化至冷蒿夹杂
小禾草阶段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约10年左右时间便可恢复到近似未
退化前的状况,即以羊草和针茅为主的草原群落。退化草地恢复速率不
仅与当时的草地状况有关,还与放牧史的长短有关。在环境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只要排除致使其退化的因素,给予充分的时间,均可自行恢复
到其原来的状态。草群盖度也有所增加(48%~55%),高度大幅度增
加(10~30cm);退化至冷蒿+小禾草阶段的草原生态系统经过约10
年左右时间,便可恢复到近似未退化前的草地状况,即以羊草和针茅为
主的草原群落。对轻度、中度退化的天然草原,科学利用,认真保护,
根据草场的初级生产力,根据草畜平衡的原则,实现以草定畜,防止超
载过牧,对超载过牧的牲畜限期降下来;制定轮牧制度,合理轮牧,划
区轮牧;划出禁牧区,制定禁牧期,在禁牧区与禁牧期内严格禁牧;严
禁开垦草原为农田,在条件许可有可能增加投入的条件下,根据草地的
特点,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只要措施得当,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这些
措施包括松土、浅耕翻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措施;增施肥料,尤其是
氮肥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的措施;补播本地优良牧草以增加植被恢复速
率的措施和通过轻度合理放牧来促进草地恢复等措施。
恢复中国天然植被的*重要步骤是保护那些拥有*高生态完整性的
残存的生态系统,它们是天然生态系统如何发挥作用的*佳范例,也为
退化土地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必需的生物基础。“明智的修补的第一原则
是保留全部碎片”。因此,首先是不能轻易地破坏天然草原。其次,要
对现有的沙地植被、荒漠植被进行保护。沙漠植被是维护荒漠生态系统
的一个主体,破坏容易,恢复难,因此要把保护草原植被放在第一位,
不然所有的治理、植树造林*后都将功亏一篑。依法采取强有力的植被
保护措施,严禁滥垦、滥牧、滥采、滥挖、滥砍等破坏行为,保护好草
原现有植被。
6.1.2采用草原封育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草原封育,就是暂时封闭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不进行放牧或割
草。其目的在于给牧草提供一个充分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机会,使其积累
足够的营养物质,逐渐恢复草原的生产力,并使牧草有进行结实或营养
繁殖的时间,促进草原的自然更新。草原封育已成为国内外培育改良草
原行之有效的一种技术措施。此措施较经济,不需太大投资,方法简
单,易于推广,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良好的改良效果。因此,草原封育
改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较普遍地开展起来了。当时多以围建草
库伦的形式进行封育,现在多采用围栏封育的形式。大量草原封育试验
表明,只要封育地选择适宜,保护措施得当,改良效果十分显著。退化
草原经过一个时期的封育,草原植被种属成分、生长发育状况、生境条
件均得到了改善,草原产量、质量明显提高。围封的草地具有显著的增
产效果,而且往往当年见效。例如内蒙古乌审旗苔草杂类草滩地围栏,
围建11年后,增产19倍。赤峰地区围封9年后,草地总产量除了显著
增加外,禾本科、豆科植物比重大幅度增加,占总产量的64.1%,从
而改善了牧草品质。
6.1.3休养生息就要减少对草原产品的需求
那么,如何满足人们对草原畜产品的需求呢?除了要依靠农区,如
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的秸秆转化,发展农区畜牧业外,牧区在适度放
牧、可持续利用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畜产品供应,另外,在我国已加
入WTO,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共同性原则的指导下,完全可以
借助国外的畜产品市场,通过进口畜产品解决我国的畜产品短缺问题,
加拿大籍华人著名经济学家徐滇庆认为应进口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牛羊肉
以保护中国草原,他说,按照国际分工原则,美国、澳大利亚牛羊肉很
多,价格便宜,应敞开进口。这种敞开市场,,与国家安全毫不相干。草
原养牛、养羊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绝对丰富的资源。他们有那么多草
原,何苦要让我们的草原永远消失掉变成沙漠呢?国家安全怎么会受影
响呢?咱们中国养猪是世界第一,打起仗来不是非得吃牛羊肉不可,吃
猪肉就行了。“在出口导向型增长的思想指导下,穷国*不应当做的事
情就是为自己生产任何产品”。(赫曼戴利,2003)
本文关键词: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2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