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本文关键词: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经济综合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策略及其生态经济评价是水土保持学科的热点问题,以整个工程实施范围作为对象的研究成果鲜见报道。该文以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综合治理第五期工程整个治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县级行政区内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域为评价单元,选取反映项目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状况的46个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13种治理措施主成分,并对治理前后的
第2 6卷 8 8 21 0 0年
第 5期 5月
农业工程学报 Tr n a tonsoft a s ci heCSAE
V_ .6 NO5 0 2 1 . Ma y201 0
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邓欧,尹忠东,冯仲科,李亦秋,张冬有 4, ( .北京林业大学测绘与 3 1 S技术中心,北京 10 8; 2 003 .绵阳师范学院,绵阳 6 10 1 200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 8; 003摘 4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00 ) 5 0 0
要: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策略及其生态经济评价是水土保持学科的热点问题,以整个工程实施范围作为对象的研究
成果鲜见报道。该文以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综合治理第五期工程整个治理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县级行政区内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域为评价单元,选取反映项目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状况的 4 6个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 1种治理措施主成分,并对治理前后的生态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建立了生态经济综合发得 3展水平位次变化与治理措施主成分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实施的范围大小、 实施的力度和强度是影响其对于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大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生态,,经济分析,主成分分析,“ 长治”工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d i 1 . 6 ̄i n10— 8 92 1 . .1 o: 03 9 .s.0 2 6 1 . 0 50 5 9 s 0 0中图分类号:F 2 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892 1)0— 0 80 0 2 6 1(0 0一5 0 8— 8
邓
欧,尹忠东,冯仲科,等. 1 1 I 1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经济综合评价[]农业工程学报,2 1,2 (:8—9 . ̄1 J. 0 0 65 ) 8 5
De g n Ou,Yi h n d n,F n o g e t 1 C mp e e sv v l ai n o c lg c l c n my o o l n tr n Z o g o g e g Zh n k,e a. o r h n i e e au t f r e o o ia e o o f s i o a d wae
c nev ine g er gi p e Y n teR vri ScunP oic[ . r sc o s fh S E 2 1, 65: 8 5 ( o sr ̄ o n i ei u
p r agz ie ih a rvneJ Ta at n eC A, 0 0 2() 8—9.i n n n n] n i ot n Ch n s m n l ha s a t ie ewi E g i b t c、 s r
O引言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是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大省,
境内金沙江和嘉陵江是长江来沙最多的河流。1 8 99年, 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中下游“两大片”被列为重点防治区,开展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综合治理工程 (以下简称“长治”工程 )【。在水利 l J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指导下,四川省启动了“治水兴
地理、社会经济各有不同,许多研究结果在小流域尺度应用的效果有待验证,即使是以典型小流域进行的研究, 其代表性仍然是不充分的,而以整个工程实施范围作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则鲜见报道I。 J 本研究以四川省“长治”工程第五期小流域竣工验 收表为基本数据源,以县级行政区内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域为评价单元,借助 A C I、S S R G S P 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r c a cm oet pi i lo p n n np s aa s,P A)对整个四川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域内治 nl i C ys
蜀”工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治理水土流失为重点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18 99年以来,“治”长 工程实施了 7期。已完成的第一至第六期综合治理,实 施治理的小流域共 1 2条, 4共完成防治任务 215 k 0 1万 m, 完成国家投资 1 0 01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 61 1 8亿元。 J “治”工程作为中国最大的一个生态建设示范工长
理前后的生态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建立评 价结果与治理措施之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揭示区域内综合治理措施对区内生态经济发展变化的贡献大 小,为小流域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程,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小流域水土流 失治理策略是水土保持学科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I】近年来关于小流域治理措施的保土效益、 3。击
1项目区概况 1 1地理概况 .
四川省“治”第五期工程综合治理区自然区划涉 I长 及嘉陵江中下游和金沙江下游两大片
区。嘉陵江中下游片区包括广安、南充、达州、广元,巴中、绵阳、遂宁 7 个市,2 7个县 (、区 ) 4市,14条小流域。金沙江下游片区包括宜宾、凉山 2个市 (,1州) 0个县 (市、区 ) 8,6条小流域,涉及乡镇 2 6, 4个土地总面积 6 7 . ( 9 1 5 m2图 5k
减蚀减沙效益研究也取得了大量成果[1,还有一些学者 70 -]对小流域治理后的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M。 l】但是,由于工程实施的小流域自然
收稿日期:20 .92 090.6
修订日期:2 1- .5 0 00 1 4
基金项目: 9 3项目专题 ( 07 B 02 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2 0C 47 0.1: (0 708;省部委基金、重点课题 (9 2 7;“一五”国家科技支 382 3 ) 0D09 )十撑计划重点项目 (0 6 A 8 0 ) 20 B C1B 4;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I B YX2 0 2 0 9 7)
1。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坡度平缓,岩 ) 层以紫砂页岩、灰岩为主,土壤以紫色土为主,降雨量
作者简介:邓
欧 (9 3 ) 17一,男,四川达县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 北京林业大学 1l,0 03 E i cf@l e n 1# 108。ma:n y i . l l vc
测绘与 3技术应用。 s北京
※通信作者:冯仲科 (9 3 ) 16一,男,甘肃灵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精准林业,林业 3 S技术应用。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1 I 1, 1 0 8。 E ifn z o g e 1 6c m 0 0 3 male g h n k@ 2 .o:
大,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垦殖指数高,水土流失严重。 金沙江下游地区则以中山、低山地貌为主,地形破碎, 河谷深切,滑坡泥石流活动频繁,岩层以灰岩、紫色砂 页岩、紫色泥岩为主,土壤以黄壤、红壤为主。区内出 露以紫红色砂泥岩为主的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地表呈
本文关键词:四川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经济综合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0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3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