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经济问题与协调发展模式——以黑河流域为例
本文关键词: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经济问题与协调发展模式——以黑河流域为例 出处:《中国软科学》200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内陆河流域 生态经济问题 协调发展模式 黑河流域
【摘要】:本文以黑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内陆河流域现存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提出了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耦合模式。该发展模式包括三个层次:农牧业耦合、农牧业与农产品加工业耦合、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与系统外的耦合。最后,分别对各层耦合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4035587)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知识创新项目(20031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8705)联合资助
【分类号】:F205
【正文快照】: 除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为外流河外,我国西北干旱区中的河流大多属于内陆河。河水从高山发源,流经山间盆地,在土壤条件较好的盆地、平原地带发育成绿洲,然后流入浩瀚的荒漠,最后进入小型的湖泊或者消失于荒漠之中。由此,形成了我国西北干旱区高山、绿洲和荒漠相间分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家骥,姚小红,李京荣,常虹,王渊高;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2期
2 周立华,樊胜岳,张明军,程国栋;祁连山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发展模式[J];山地学报;2001年06期
3 赵成章,樊胜岳,殷翠琴;祁连山区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中国沙漠;2004年02期
4 刘钟龄,朱宗元,郝敦元;黑河流域地域系统的下游绿洲带资源—环境安全[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森,高尚玉,杨萍,陈怀顺;青藏高原冻融荒漠化的若干问题——以藏西-藏北荒漠化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5年04期
2 吴薇,倪晋仁,刘荣霞,李振山;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沙漠化动态评估——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蒙吉军,吴秀芹,李正国;黑河流域1988—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4 丁国栋,蔡京艳,王贤,董智,范建友,陈平平;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成因、过程及其防治对策研究——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徐琳瑜,杨志峰,李巍;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7 李文;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财经论丛;2003年04期
8 张玉国,杜立新,安静;畜禽地方品种资源及其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山东家禽;2002年07期
9 王艳,杨剑虹;草原沙漠化成因的探讨[J];草原与草坪;2004年04期
10 张勃,郝建秀,张凯;山地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张掖地区肃南县为例[J];草业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Sun Yuanyuan Wu Chunyou School of Management,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P.R.China,116024;Apply Carrying Capacity Into Eco-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Parks(ID:G-003)[A];The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Volume A)[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琳瑜;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3 王得祥;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4 陈钧;中国篮球职业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5 赖亚兰;重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李红丽;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以正蓝旗为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7 龙剑英;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8 李建法;新型高分子沙土稳定材料的研制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9 尚爱军;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郑少锋;农产品成本核算体系及控制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伟;河北省退化山场生物承载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2 郝翠晔;区域生态经济技术与效益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3 王宇峰;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书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模拟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宁;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6 孙婧;黑河干流肃南山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丽;赤峰地区退化林地成因及改造技术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8 李彦敏;河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高启晨;阴山北麓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10 李嘉晓;中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益评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辉恩;东祁连山西段(北坡)森林涵养水源作用的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2 张自和;无声的危机——荒漠化与草原退化[J];草业科学;2000年02期
3 任继周,朱兴运;中国河西走廊草地农业的基本格局和它的系统相悖─—草原退化的机理初探─—[J];草业学报;1995年01期
4 任继周,,贺达汉,王宁,朱兴运,李镇清;荒漠─绿洲草地农业系统的耦合与模型[J];草业学报;1995年02期
5 陈昌笃,张立运;中国的极旱荒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7年Z1期
6 朱宗元;十八世纪以来欧美学者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考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年03期
7 伍光和,张英;中国绿洲地域系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8 朱宗元,梁存柱,王炜,刘钟龄;阿拉善荒漠区的景观生态分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9 周立华,樊胜岳,张明军,程国栋;祁连山区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发展模式[J];山地学报;2001年06期
10 董光荣,吴波,慈龙骏,周欢水,卢琦,罗斌;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J];中国沙漠;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静;陆小成;罗新星;;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化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2 万年峰,赵朋,蒋杰贤,陆建飞;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生态经济问题的哲学思考——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及其解决途径[J];生态经济;2005年08期
3 雍会;吴强;;科技进步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J];生态经济;2011年04期
4 李周;;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5 盛民,田新伟;伊犁地区生态经济问题及其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00年03期
6 李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进展(续)[J];林业经济;2008年10期
7 张彩清;张崇山;;内蒙古和林县生态经济问题及对策[J];生态经济;1994年04期
8 刘思华;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续)[J];生态经济;1993年04期
9 张芬琴,金自学;河西走廊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现状与环境生态退化的根源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刘思华;;为什么要探索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J];社科与经济信息;199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易贤命;;引江济汉自毁家园开挖新河五大生态经济问题[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段锦;;节水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方云静;海内外学者研讨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N];新疆日报(汉);2010年
2 张军;沿黄河9省(区)11方确定西部大开发合作重点[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3 阎仲 武开义;开启绿洲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绿洲论坛综述[N];甘肃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郭一信;广东探索“生态型”转移支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杨世智 宋振峰 卢吉平;甘肃: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N];甘肃日报;2011年
6 冯健身;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N];甘肃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胜文;黑河流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云峰;水资源约束下的内陆河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健;基于生态承载力的西北内陆河流域城市规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艳娟;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4 郑慧娟;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SD模型与前景预测[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5 杨小梅;张掖绿洲城镇体系的分形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4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31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