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经济预警研究
本文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土地利用 生态经济 预警 出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首先分析了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问题;然后,探讨了交错带土地利用预警的原理;最后,从交错带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出发,依据主导因子、独立性和完备性的原则,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共包含31个指标,该指标体系具有简单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of land use in urban and rural ecotone; then,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land use early warning in ecotone; finally, starting from the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ecotone, according to the lead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and completeness, the early warning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which contains 31 indexes. The index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icity and maneuverability.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026) 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311)
【分类号】:F30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国阶,何锦峰;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1999年04期
2 武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1990年02期
3 陈佑启,武伟;城乡交错带人地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分析[J];地理科学;1998年05期
4 顾朝林,陈田,丁金宏,虞蔚;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5 张安录;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土地开发管理[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年03期
6 陈佑启;试论城乡交错带及其特征与功能[J];经济地理;1996年03期
7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05期
8 张安录;论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宏观管理[J];生态经济;1996年05期
9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厚道;杨山;;城市边缘区演化及其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2 陶青山;李江风;王建龙;;土地可持续利用预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3 冉江;柯长青;;连云港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4 徐启荣;赵海强;江云;马友华;赵艳萍;;安徽省农田生态安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与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5 曾丽群;何杰;单国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以成都市正兴片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6 刘明明;;论我国土地发展权制度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7 闵捷;;农地城市流转“燃烧”机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8 王莉霞;张杰;;浅析城市边缘区的特征与功能[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9 许新国;陈佑启;姚艳敏;何英彬;李志斌;余强毅;;城乡交错带空间边界界定方法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10 赵敬民;刘肖梅;乔晓红;;泰山与泰安城区交错带过度城市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萍;农村土地流转:基于现代经济学范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4 张宏斌;土地非农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梁留科;中德土地生态利用比较研究及其案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6 关涛;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7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8 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晶;上海城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阶;对环境预警的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1996年05期
2 武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1990年02期
3 张安录,徐樵利;湖北省石灰岩地区持续发展模式及对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01期
4 许学强,胡华颖,叶嘉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J];地理学报;1989年04期
5 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年04期
6 顾朝林,熊江波;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J];地理研究;1989年03期
7 王铮,刘丽;可持续发展意义下的区域管理[J];管理世界;1995年02期
8 陈治谏,陈国阶;环境影响评价的预警系统研究[J];环境科学;1992年04期
9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经济地理;1991年03期
10 陈佑启;试论城乡交错带及其特征与功能[J];经济地理;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旭宏;;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最优途径研究[J];建筑;2011年13期
2 王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初探[J];山西建筑;2011年28期
3 欧阳南江;陈中平;杨景胜;;香港轨道交通的经验及其启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01期
4 张勇;蔡继清;孙雁君;杜轶;;王家沟小流域50a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5 申华敏;;浅析土地利用和城乡统筹发展[J];才智;2011年17期
6 蒋峥嵘;邓朝晖;;刍议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土地利用情况——基于东安县调查研究[J];现代园艺;2011年09期
7 李玲;汤振兴;张青军;;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8 江南;戴姜蕾;;江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分析——以常熟蒋巷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为例[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9 任冬玲;杜林永;;陕西省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利用与转型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10 彭枫;;基于土地报酬规律的土地整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进洲;;地质环境对我市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浅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李鹏山;谢跟踪;苏珊;孟相彩;于蕾;;基于GIS的海口市滨海旅游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李蓓蓓;叶瑜;;东北过去300年耕地重建数据与国际数据库对比[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喻逢春;;当前土地利用中违法行为发生的思考[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5 杨波;;基于ArcGIS的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陈剑;;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许田;;生态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及方法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韩毅;;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在建设用地发展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曹千红;王冲;;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解决办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丘君;陈利顶;傅伯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常德市国土资源局 胡建忠;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三点建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记者 杨新红 通讯员 胡珀 辛玲;全省土地利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N];云南日报;2005年
3 记者 侯小健;明确四大土地利用功能分区[N];海南日报;2008年
4 记者 侯小健;海南土地利用总规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查[N];海南日报;2009年
5 谭梅;全面掌握农村土地利用信息[N];雅安日报;2009年
6 记者 黄晓芳;明年基本完成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N];经济日报;2009年
7 尹义龙;我市今年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下达[N];湘潭日报;2009年
8 记者 阮冰莹 实习记者 汪慧君;提高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N];潮州日报;2009年
9 尹义龙;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突出“两型”特征[N];湘潭日报;2009年
10 李绍荣 邱燕 记者吴剑;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通过评审[N];宜春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军锋;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3 郭碧云;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MOIWO, JUANA PAUL;土地利用对地下水补排影响的时空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马蒂丽;区域土地利用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武汉大学;2010年
7 朱丽;华北土石山区流域防护林空间优化配置[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鲁成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于兵;大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和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唐远彬;土地利用更新的联动机制与增量提取[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勋;城市边缘叠加区土地利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王春晓;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D];西南大学;2010年
3 章伟伟;崇明东滩土地利用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陶健;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南屯矿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海日古丽·艾买尔;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檀迎娟;基于GIS的峰峰矿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7 刘青柳;基于遥感的邯郸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成功;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丽娟;长春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郑富强;四川省眉山市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03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50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