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及发展潜势评价

发布时间:2016-11-30 19:12

  本文关键词: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及发展潜势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农业大学》 2007年

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及发展潜势评价

李静  

【摘要】: 种植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具有保证社会衣食需要的重要产业功能,但由于粮经比例的不合理,造成产业效益的弱势。为使种植业生产同时实现充分发挥产业功能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需要对种植业生产进行结构调整。利用生态学、经济学的原理,对作物生产进行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和发展潜势评价,反映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优劣和规模调整潜力大小,以期为作物区域布局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方向性指导建议。 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论述了国内外有关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方面研究的基本动态和研究成果,,分析本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提出作物生产区域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概念,并根据近3年作物的平均综合规模水平与平均相对产出水平以及近10年的规模稳定性与单产稳定性,综合分析计算出6种作物在31个区域的作物生产区域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对作物各省生产现状进行了适宜性等级划分以及各省主要作物适宜性优劣比较分析。分析得出各作物生产的5级适宜区以及各省优势作物。 第三章基于生态学三基点原理和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沿着生态、经济和社会相结合的评价思路,提出了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概念。从影响作物生产的动因角度,提出了集生态类(产出水平)、经济类(单位面积效益、成本收益率)和社会类(作物生产安全、市场风险、社会影响)因素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量化模型。提出了作物生产安全、市场风险和社会影响三项社会类指标的内涵和量化模型,采用比较优势理论、模仿生态学三基点提出了各指标的“生产三基点”,基于距离模型提出了单指标生态经济适宜度计算方法和综合生态经济适宜性模型。对6种作物、31个区域组合进行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得到各主要作物分省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和各省主要作物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各作物生产的5级生态经济适宜区及各省优势作物。通过与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进行结果比较,发现二者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基于三基点原理和比较优势理论的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从指标的选取、量化方法、三基点参数确定到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为科学、合理地评价作物在不同区域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优劣。为作物区域布局和区域内作物配置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宏观研究方法和指导性意见。 第四章基于英国生态学家Hutchinson提出的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理论,针对作物生产研究欠缺发展潜势评价的不足,提出了作物生产发展潜势和生产生态位的概念,阐述了作物生产发展潜势的内涵和意义。从对生产资源和市场余额占有的角度,提出了自然资源潜势和社会经济潜势两大类指标,前者包括资源承载潜势(土地资源潜势、水资源潜势)和环境容量潜势(化肥容量潜势、农药容量潜势、土壤健康潜势),后者包括经济效益潜势(土地机会效益潜势、水机会效益潜势、劳力机会效益潜势)和社会需要潜势(基本安全需求潜势、市场容量潜势),共计2类10项指标体系和指标量化模型。依照效益高,市场大,资源允许的作物生产规模调整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赋权,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综合评价作物生产发展潜势。对6种作物、31个区域组合进行作物生产区域发展潜势评价,得到各主要作物分省发展潜势指数和各省主要作物发展潜势指数。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各作物生产的4级发展潜势区及各省高潜势作物。对指导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具体方向和调整力度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第五章基于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数和发展潜势评价指数对作物生产的实际意义,提出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结构调整原则和各省主要作物结构调整原则。根据二者对生产的重要性赋权,加权平均得到作物生产区域综合发展能力指数和各省主要作物综合发展能力指数。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各作物生产的4级综合发展能力区及各省优先发展作物和优先缩减作物。其结果对宏观层面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方向提供方向性指导建议。 第六章对本研究提出的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和生产发展潜势评价作结论与讨论。分析了这两类评价对现实作物生产的意义和指导作用,总结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尚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326.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第一章 绪论11-24
  • 1.1 研究背景11-19
  • 1.1.1 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11-13
  • 1.1.2 作物生产比较优势研究13-14
  • 1.1.3 作物生产安全与风险研究14-16
  • 1.1.4 农产品市场供求研究16-17
  • 1.1.5 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17-18
  • 1.1.6 研究问题的提出18-19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9-20
  • 1.2.1 研究目的19-20
  • 1.2.2 研究意义20
  • 1.3 主要生态学理论基础20-21
  • 1.3.1 生态三基点20
  • 1.3.2 生态位20-21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21-23
  • 1.4.1 研究内容21
  • 1.4.2 技术路线21-23
  • 1.5 数据来源23-24
  • 第二章 各省主要作物生产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分析24-35
  • 2.1 作物生产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含义24
  • 2.2 作物生产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24-27
  • 2.2.1 指标选取24-25
  • 2.2.2 模型表达式25-27
  • 2.3 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表观生态经济适宜性分析27-35
  • 2.3.1 评价结果27-28
  • 2.3.2 结果分析28-33
  • 2.3.3 结果验证33-35
  • 第三章 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35-57
  • 3.1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含义35
  • 3.2 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模型构建35-41
  • 3.2.1 主要涉及要素分析35-37
  • 3.2.2 主要分析指标选取37-41
  • 3.3 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分析指标三基点确定41-47
  • 3.3.1 “区域比较”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标生产三基点确定42-45
  • 3.3.2 “作物比较”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生产三基点确定45-47
  • 3.4 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评价47-48
  • 3.4.1 单指标生态经济适宜度计算47
  • 3.4.2 综合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计算47-48
  • 3.5 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分析48-57
  • 3.5.1 主要作物生态经济适宜性分省比较分析48-54
  • 3.5.2 各省主要作物生态经济适宜性比较分析54-57
  • 第四章 作物生产区域发展潜势评价57-74
  • 4.1 生产生态位与发展潜势概念57-58
  • 4.1.1 生产生态位57
  • 4.1.2 发展潜势57-58
  • 4.2 作物生产区域发展潜势评价指标模型构建58-67
  • 4.2.1 分析指标选取58-59
  • 4.2.2 分析指标量化方法59-67
  • 4.3 作物生产区域发展潜势评价67-69
  • 4.3.1 指标赋权67-68
  • 4.3.2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68-69
  • 4.4 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发展潜势分析69-74
  • 4.4.1 主要作物生产发展潜势分省比较分析69-71
  • 4.4.2 各省主要作物生产发展潜势比较分析71-74
  • 第五章 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结构调整方向建议74-79
  • 5.1 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结构调整方向建议74-76
  • 5.2 各省主要作物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建议76-7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9-81
  • 6.1 基本结论79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79-80
  • 6.3 研究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6
  • 附表86-91
  • 致谢91-93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9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中国食物安全基础的定量评估[J];地理研究;2001年05期

    2 李晶,任志远,周自翔;区域粮食安全性分析与预测——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5年04期

    3 李茂,张洪业;中国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省际差异研究[J];资源科学;2003年03期

    4 陈百明,周小萍;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J];资源科学;2004年05期

    5 刘彦随,吴传钧;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3期

    6 章光新,邓伟,王志春;中国21世纪水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06期

    7 宫德吉,陈素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其在产量预报中的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1999年01期

    8 尹东,杨家宝;甘肃省粮食产量年际波动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98年05期

    9 吴凯;卢布;袁璋;;我国粮食作物优势产业带及其资源优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年01期

    10 徐志刚,傅龙波,钟甫宁;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怀颖;中国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评价体系和阶段划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傅丽芳;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及方案的DEA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英;农业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2 朱犁;孙玲;;大豆综合比较优势时空特征动态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3 何金柱;朱鸿杰;;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发展安徽省的有机农业[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4 王桂芝;赵靖;朱干江;江莹;;基于最小一乘准则的粮食生产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5 黄斌;;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6 赵靖;王桂芝;江莹;朱干江;;中国粮食生产模型及弹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7 马红波;褚庆全;;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8 钟甫宁,叶春辉;GAMS在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最优决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冯起,刘蔚,司建华,苏永红;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效应[J];冰川冻土;2004年06期

    10 李玉平;蔡运龙;;区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动态分析与耕地压力预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总报告[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2 曹蕾;陈志强;;福建耕地压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邹隆淼;林一玉;;建设市郊旅游园 生态环境新农村浅议昆明市城乡一体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魏钦平;王丽琴;李嘉瑞;程述汉;;气象因子对乔纳金苹果品质的影响[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5 陈波;王雅鹏;;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比较优势研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方斌;吴次芳;朱宁;;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合理规模估算及其政策制度修正探讨[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曹蕾;陈志强;;福建耕地压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刘新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耕地保护[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雷丽萍;柴家荣;杨树军;宋玉川;殷端;;优质香料烟的栽培调制技术[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10 李志华;邱凌;;生态家园建设环境效益评价方法研究[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问题与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陈永红;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张哲;西北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区域分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范力;国家实物储备调控机制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孟军;农业生产宏观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及实证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7 吴志华;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以合理成本保障粮食安全[D];河海大学;2002年

    8 尚爱军;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吕金印;小麦生育后期限量供水的生理生化基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华;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防范体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张兆同;苏南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农地使用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杨栋;河北省粮食生产预警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张春萍;面对WTO——中国农产品政策选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江东坡;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粮食安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6 白楠;吉林省优势产业营销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7 赵安玖;四川省核桃品质生态及区划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8 孔喜梅;加入WTO对河南棉花生产的影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焦彩霞;榆阳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及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柳林;广西石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朝辉,魏贵臣;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实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2 钟甫宁,邢鹂;我国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变动的实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04期

    3 齐亚彬;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05期

    4 罗其友,李建平,陶陶,唐曲;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布局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培军,杨明川,陈世敏;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与安全性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赵永革;世纪之交的重大话题——我国耕地、粮食与城市土地利用状况[J];城市研究;1999年04期

    3 刘永立,王宏燕,侯中田,王兆荣;土壤有机质回归模型建立、分析与调控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4 冷志杰,赵洁,丁双吉,王宏燕,徐中儒;一个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物流模型的建立及持续性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5 马建路,庄丽文,陈动,李景文;红松的地理分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6 王宪成,梁万军,刘福金;吉林省红松生态区划与适地适树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郭海燕,葛剑平,李景文;中国红松林生态学研究文献概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8 杨明洪;论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J];当代财经;1998年07期

    9 陈宏,韩轶,戴华;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最优产业结构[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安萍莉,张凤荣,陈阜;农用地分等定级中标准耕作制度的确定[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文;黄梯云;胡运权;;商品价格演变模型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学国;我国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2 徐志刚;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庆浩;试论榆树县种植制度的演变[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2 ;粗细结合,点面结合 逐步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0年01期

    3 吴硕;对调整农业布局的一点看法[J];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05期

    4 唐汝新,陆润田;试论定、凤、嘉三县旱、瘦、荒成因及其治理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1980年04期

    5 茜大彬;;谈谈黑龙港地区的小麦布局[J];河北农业科技;1980年04期

    6 闵耀良;;安徽省国营农场甩掉多年亏损的帽子[J];中国农垦;1980年04期

    7 ;搞好两个布局 促进小麦增产[J];现代农业;1980年02期

    8 王克山;刘俊;;甜菜连年超万吨[J];现代农业;1980年04期

    9 刘永安;;作物布局要调整[J];现代农业;1980年11期

    10 ;第五讲 农作物种植业的组织与管理[J];中国农垦;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禹;;应用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淮北地区土壤与作物适宜组合类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杨邦杰;;基于卫星遥感的农情监测系统[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刘静;;用时间动态小网格订正法进行宁夏扬黄新灌区温度及热量资源网格点推算[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促进南亚热作发展[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保成;李崇明;李姿义;;对水城县农技推广发展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1年

    6 ;2003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灾情预测[A];病虫害防治绿皮书[C];2003年

    7 周小平;卞新民;姚霞;;基于GIS的作物布局物元分析优化[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彭丽年;刘可;张小平;;四川地区病虫抗药性监测治理进展[A];第十九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龙;;农业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董元海;;加强统防统治是预防农作物药害事故的有效手段[A];农作物药害预防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军;[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2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 蒋和平;[N];农民日报;2000年

    3 记者 蔡小伟;[N];人民日报;2001年

    4 记者 胡京春;[N];人民政协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夏先清;[N];四川日报;2003年

    6 ;[N];科技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孙国英 沈昀 通讯员 粤水婷 何秀古 梁国新;[N];南方日报;2004年

    8 全国农技中心土壤与环境处提供;[N];农民日报;2004年

    9 刘发龙;[N];长白山日报;2005年

    10 刘向波 符 品;[N];海南农垦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立军;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汉艮;种植制度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2 王一专;农作层次生产潜力估算与分析系统的建立[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3 张红侠;张掖绿洲耕地资源时空变化与驱动要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婷婷;基于Web GIS的作物布局群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途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陈克强;北方地区大面积作物生产对地下水的影响——以洛惠渠灌区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胡雅辉;不同类型棉田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红梅;区域农业生态经济适宜性主导产业的选择[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8 朱宝库;山东省种植制度的演变历史及规律[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9 魏兴萍;重庆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信息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静;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及发展潜势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主要作物生产区域生态经济适宜性及发展潜势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9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199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