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6-12-05 08:10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经济分区的土壤质量及其变化与农户行为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文: (144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相关理论出发, 依据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 农户土地利用目 标的产量最大化、产量与利润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三个阶段的变化特征, 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 用目标变化的“压力- 状态- 效应- 响应”逻辑框架模型; 并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压力- 状态- 效应- 响应”的变化特征, 构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评价 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 从农户尺度上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政策依据。

服务

E-mail Alert

RSS

收稿日期: 2007-03-01      出版日期: 2010-08-06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573111)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6BAD05B03- 6) .

作者简介: 孔祥斌(1969-), 男, 河北省承德市人, 博士, 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地 资源评价.E-mail:kxb@cau.edu.cn

引用本文: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苗宇新. 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的理论与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4): 75-85.
KONG Xiangbin,LIU Lingwei,QIN Jing,MIAO Yuxi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r able Land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Household Behavior 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7, 26(4): 75-85.

链接本文:  

     或     


[1] 陈佑启, Peter H. Verburg, 徐斌.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的空间建模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19( 2) : 116~127.

[2] 王军, 邱扬. 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 4) : 32~33.

[3] 许树辉. 地块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方法探讨———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 1) : 47~51.

[4] 诸培新, 曲福田. 土地持续利用中的农户决策行为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 1999, ( 3) : 32~40.

[5] 欧阳进良, 宇振荣, 张凤荣. 基于生态经济分区的土壤质量及其变化与农户行为分析. 生态学报, 2003, 23( 6) : 1147~ 1155.

[6] 陈佑启. 从可持续发展看我国农民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8, 19( 3) : 162~165.

[7] 孔祥斌, 张凤荣, 齐伟.基于农户利用目标的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地理科学 进展, 2004, 23( 3) : 50~57.

[8] 陈百明, 张凤荣.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 3) : 199~200.

[9] 赵春雨, 朱永恒. 耕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 22( 3) : 224~227.

[10] 郭旭东, 邱扬等. 基于PSR 框架, 针对土壤侵蚀小流域的土地质量评价. 生态学报.2004, 24( 9) : 1884~1894.

[11] 郭旭东. 基于“压力- 状态- 相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地理科学, 2005, 25( 5) : 579~583.

[12] 郭旭东, 邱扬, 连纲, 刘康. 基于PSR 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 5) : 480~482.

[13] 李秀彬. 土地利用变化的解释.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 3) : 198~201.

[14] 欧阳进良, 宋春梅, 宇振荣, 张凤荣. 黄淮海平原农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其环境影响. 自然资源学 报, 2004, 19( 1) : 1~11.

[15] 韩书成, 谢永生等.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差异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12( 5) : 83~85.

[16] 孔祥斌, 张凤荣, 王茹.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地理研究, 2005, 24 ( 2) : 213~221.

[17] 秦明周, 赵杰. 城乡结合部土壤质量变化特点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地理学报, 2000, 55( 5) : 545~554.

[1] 江红,杨小柳. 基于熵权的亚太地区水安全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3): 373-380.

[2] 李楠楠, 李同昇, 于正松, 芮旸, 苗园园, 李永胜. 基于Logistic-ISM模型的农户采用新技术影响因素——以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种植技术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4): 542-551.

[3] 曾静静, 张志强, 曲建升, 李燕, 刘莉娜, 董利苹. 家庭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0): 1341-1352.

[4] 汪德根, 陈田. 基于竞争力评价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以中国东部沿海三大旅游圈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2): 249-256.

[5] 张效军|汤惠君|欧阳孔仁. 广东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5): 751-758.

[6] 方琳娜, 宋金平. 基于SPOT 多光谱影像的耕地质量评价 ———以山东省即墨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5): 71-78.

[7] 孔祥斌,刘灵伟,秦静,苗宇新. 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的理论与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5): 75-85.

[8] 孔祥斌, 张凤荣, 齐 伟. 基于农户利用目标的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 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3): 50-57.

[9] 贾绍凤, 张军岩, 张士锋. 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6): 538-545.

[10] 徐勇.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3): 240-246.

[11] 余丹林.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J].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7(2): 86-91.


  本文关键词:基于生态经济分区的土壤质量及其变化与农户行为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04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3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