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从生态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上促进地区和企业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6-12-21 10:51

  本文关键词:基于结构熵权—模糊推理法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度研究——以青海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2005年

从生态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上促进地区和企业经济的发展

王松霈  

【摘要】:正在发展经济中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随着生态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个生态文化建设的高潮也已经到来。生态经济与生态文化的互相结合与促进,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协调、高速、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力量。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主要是依托地区和企业来进行的。因此,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生态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促进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F279.2;F127
【正文快照】:

在发展经济中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随着生态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个生态文化建设的高潮也已经到来。生态经济与生态文化的互相结合与促进,,已经成为推动我国 经济协调、高速、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力量。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主要是依托地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三)[J];科技与企业;2003年11期

2 赵宝生;;急功近利是可持续发展的大敌[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09期

3 渡边捷昭;;梦想的汽车[J];汽车商业评论;2008年05期

4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万州分行课题组;廖辉廷;;我国经济转型中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趋势研究[J];金融会计;2011年08期

5 张守岩;;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八举措[J];新农业;2011年08期

6 ;助力饮料包装生产商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12期

7 余来文;孟鹰;;基于生态经济学理念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8 ;声音[J];现代制造;2010年04期

9 李通屏;;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处理好若干关系[J];科协论坛;2005年11期

10 郭志仪;杨皓然;;基于结构熵权—模糊推理法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度研究——以青海省为例[J];经济问题;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尔娟;;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陈新夏;;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庄洁;;妇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4 刘欣;;以人为本、信义关公与可持续发展[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5 宁维亮;;强化地下水资源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卢卫峰;;保护生命线 实现可持续发展[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7 柯影影;刘蕾;;录制《与虫共鸣》之体会[A];2005年广播电视技术论文汇编[C];2005年

8 何云燕;;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因素[A];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王松霈;;从生态经济与文化的结合上促进地区和企业经济的发展[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赵宝江;;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今信 薛涌 江苏省宝应县 贾留成 朱夏 岳富荣 张辉;[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张志辉 龙慧勇 龙庆军 特约记者 覃遵奎 向玉培 彭司进 石立新 通讯员 张斌 胡少全;[N];团结报;2005年

3 孙小礼;[N];学习时报;2007年

4 方时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实习生 王硕 本报记者 唐烨;[N];解放日报;2010年

6 王松霈 中国社会科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吴雪;[N];中国冶金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光基;[N];三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秦力勇;[N];绵阳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钟秀玲;[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洪革;森林自然资本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3 张金泉;国家公园运作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锋正;生态经济视角下西部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机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杨理;内蒙古草地资源管理的生态经济综合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3年

6 任群罗;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D];新疆大学;2006年

7 姚永利;生态消费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王书玉;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县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王国栋;地域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成美;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挑战与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余中华;《案例》:广州CJ集团公司——开展适度多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D];暨南大学;2001年

3 塔娜;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周盈盈;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可持续建筑设计策略[D];江南大学;2008年

5 周辉;论可持续发展新视界下的物权法变革[D];福州大学;2005年

6 白丽苹;生态省目标下的文明生态村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文杏梓;湖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黄献明;生态经济理论对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启示[D];清华大学;2004年

9 赵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颜培霞;长春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结构熵权—模糊推理法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度研究——以青海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21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