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的哲学关照
发布时间:2017-04-02 05:06
本文关键词:生态经济的哲学关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是指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文明,包括丰富的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文明首先是生态经济的文明,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如今,经济学日益实证化,过分强调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生活的联系,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学正陷入日益“失根”的状态。经济学失却了对价值的关注,并日益成为技术性的学科。本文认为经济学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没有哲学导向的“经济繁荣”不仅是灾难性的繁荣,而且繁荣本身也是不可持续的。当今时代,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的发生,其深层的根源在于经济的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以及人学观等问题,一句话,是哲学问题,经济困境源于哲学的贫困。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离不开哲学的终极关照,哲学,尤其是生态哲学,是生态经济的前提。本论文主要从生态经济的自然观基础、方法论基础、价值论基础、伦理学基础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基本框架由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生态经济的哲学意蕴”和第三章“生态经济哲学与科学发展观”三个部分构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指导生态经济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南。本文对生态经济的哲学探讨,推进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解决实践中提出的相关理论问题,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作出的尝试。
【关键词】:生态经济 生态价值 生态伦理 哲学关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6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21
- 1.1 生态经济的定义9-14
- 1.1.1 经济9-11
- 1.1.2 生态11-13
- 1.1.3 生态经济13-14
- 1.2 生态经济哲学研究现状14-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1.3 研究生态经济哲学的意义18-19
- 1.3.1 研究的学术意义18-19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19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9-20
- 1.5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20-21
- 2 生态经济的哲学意蕴21-39
- 2.1 生态经济的自然观基础22-26
- 2.1.1 传统经济的自然观22-23
- 2.1.2 生态经济的哲学基础23-25
- 2.1.3 马克思的辩证自然观25-26
- 2.2 生态经济的方法论基础26-31
- 2.2.1 生态经济理论的方法论——自律与创新的结合26-27
- 2.2.2 生态经济对现行经济模式的范式革命27-28
- 2.2.3 生态经济体现“整体、系统”的特质28-29
- 2.2.4 生态经济强调“和谐、持续”的观念29-31
- 2.3 生态经济的价值论基础31-35
- 2.3.1 价值论的时代转向31-33
- 2.3.2 生态经济价值论33-35
- 2.4 生态经济的伦理学基础35-39
- 2.4.1 经济与伦理关系考察36-37
- 2.4.2 经济伦理生态化37-39
- 3 生态经济哲学与科学发展观39-48
- 3.1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39-41
- 3.1.1 经济与生态发展的不协调问题39
- 3.1.2 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观的失灵39-41
- 3.2 发展生态经济、振兴中国经济41-44
- 3.2.1 生态经济是顺应新的发展观的需要41-42
- 3.2.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42-44
- 3.3 发展生态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4-48
- 3.3.1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44-45
- 3.3.2 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及其内涵45-46
- 3.3.3 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伟大意义46-48
- 4 结语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54-56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际;生态学研究中的还原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2012年
2 韩瑞玲;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经济的哲学关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8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