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法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07 21:54
如何定量评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是生态经济学的难点。利用生态足迹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状态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赤字为-1.1207875 hm2/人,生态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赤字的原因,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文章来源】:土壤通报. 2006,(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生态足迹的概念
1.2 计算方法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2.1.1 生态足迹供需失衡, 供给远小于需求
2.1.2 生态足迹供需结构的不对称性
2.1.3 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与资源利用率
2.2 生态赤字产生的原因分析
3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3.1 控制人口增长, 减轻人口负荷
3.2 调整产业结构, 恢复与重建喀斯特生态环境
3.3 进行适度生态移民,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生态学报. 2001(09)
[2]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 地理学报. 2001(05)
[3]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 杨开忠,杨咏,陈洁. 地球科学进展. 2000(06)
[4]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J]. 屠玉麟. 中国岩溶. 1991(02)
本文编号:2963308
【文章来源】:土壤通报. 2006,(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生态足迹的概念
1.2 计算方法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2.1.1 生态足迹供需失衡, 供给远小于需求
2.1.2 生态足迹供需结构的不对称性
2.1.3 万元GDP的生态足迹与资源利用率
2.2 生态赤字产生的原因分析
3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3.1 控制人口增长, 减轻人口负荷
3.2 调整产业结构, 恢复与重建喀斯特生态环境
3.3 进行适度生态移民,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生态学报. 2001(09)
[2]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 地理学报. 2001(05)
[3]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 杨开忠,杨咏,陈洁. 地球科学进展. 2000(06)
[4]贵州喀斯特农业生态环境的类型划分[J]. 屠玉麟. 中国岩溶. 1991(02)
本文编号:2963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296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