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后脱贫时代生态畜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以青海班玛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6 11:54
  通过对青海省班玛县生态畜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在我国进入后脱贫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畜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存在发展规划不明确,配套产业落后;缺乏技术支持,机械化程度低;特色产品存在一定程度滞销,营销模式落后等问题。提出应通过加强完善发展规划,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产业技术顾问制度,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及转变传统营销模式,开拓多元化产品销售渠道;构建多元融资与资助体系,增强带贫能力等建议,强化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33(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相关研究进展
2 班玛县生态畜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2.1 班玛县农牧业发展概况
    2.2 班玛县生态畜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3)
3 班玛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生成动因
    3.1 以产业扶贫为主要目的
    3.2 以生态优先为目标导向
    3.3 以特色产品为增收来源
4 班玛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发展规划不明确,配套产业落后
    4.2 缺乏技术支持,农畜产品开发步伐缓慢
    4.3 特色产品存在一定程度滞销现象,营销模式落后
5 对策及建议
    5.1 完善合作社发展规划,强化利益联结机制
    5.2 加强产学研农合作,推进合作社农牧业供给侧改革
    5.3 加强高原生态农牧业产品品牌建设,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
    5.4 构建多元融资与资助体系,增强合作社带贫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草场资源的管理与集体行动的达成——以青海省藏区Q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例[J]. 郭海青.  中国研究. 2019(01)
[2]牧业合作社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包云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制度安排对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以黑龙江省152家合作社为例[J]. 李翠霞,孙新瑶.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02)
[4]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稳定性:信任的作用——基于多个案例的分析[J]. 陈东平,宋文华.  农村经济. 2018(03)
[5]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创新发展研究--基于对“拉格日”合作社的调查[J]. 李玉红.  攀登. 2017(04)
[6]基于“说服效应”的高寒牧区畜牧业合作社成员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韦惠兰,赵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7)
[7]股份合作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带动牧民脱贫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梅陇、拉格日个案[J]. 李双元.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5)
[8]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元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分析——基于山东邹平县的调研[J]. 孟祥东,薛兴利.  新疆农垦经济. 2015(08)
[9]畜产品产业链延伸个案研究[J]. 杨蕴丽.  经济纵横. 2015(05)
[10]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比较及优化路径——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视角[J]. 李双元,刘成玉.  青海社会科学. 2013(03)



本文编号:3189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189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d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