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8 19:4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的持续加深,促使全球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借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产业转移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基本内容。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又一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已由区域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河北省逐步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转型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加速器。但是,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所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污染转移,也日益成为了影响承接效果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党的十九大又再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正确处理好产业转移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承接产业转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交叉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针对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进行研究,在分析了这一过程中河北省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要紧紧把握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逐...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文明的相关论述
1.2.2 产业转移的相关论述
1.2.3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论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
2.1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
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移的内在联系
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3.1.1 生态文明
3.1.2 生态文明建设
3.2 产业转移的内涵
3.2.1 产业转移
3.2.2 区域产业转移
3.3 产业转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
3.4 产业转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4.1.1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现状分析
4.1.2 京津冀产业转移方面的现状分析
4.2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损害
4.2.2 生态资源损耗严重
4.2.3 生态制度及法规的出台相对滞后
4.3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传统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生态理念引导不到位
4.3.2 环保协同机制不健全,相关政策不完善
4.3.3 战略定位欠准确,部分产业转移超出环境容量
4.3.4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第五章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建议
5.1 深化生态意识,走生态理念引导的承接之路
5.2 加强环保协同机制,走制度化规范的承接之路
5.3 谋划战略布局,走可持续发展的承接之路
5.4 加大科技支撑,走科技创新的承接之路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向的探析[J]. 宫敬雅,段胜利. 法制博览. 2016(16)
[2]生态系统视角下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研究[J]. 张贵,贾尚键,苏艳霞.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04)
[3]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 张贵,王树强,刘沙,贾尚键. 经济与管理. 2014(04)
[4]京津冀区域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2012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J]. 祝尔娟,齐子翔,毛文富. 生态经济. 2014(02)
[5]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J]. 喻包庆. 探索. 2013(06)
[6]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J]. 李小波,苏怡莲. 当代经济. 2013(21)
[7]协调推进产业转移与生态文明建设[J]. 周柯,郭晓梦,高洁. 宏观经济管理. 2013(11)
[8]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J]. 孙慧明. 求实. 2013(09)
[9]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 谷聪,王晓晶. 知识经济. 2013(14)
[10]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索[J]. 邓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5)
硕士论文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产业转移研究[D]. 张楠.吉林大学 2017
[2]生态文明视域下贵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D]. 杜思明.贵州大学 2015
[3]京冀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孙乐.天津财经大学 2015
[4]生态文明视阈下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路径研究[D]. 何明珠.西南大学 2014
[5]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状况分析[D]. 玉海国.河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94374
【文章来源】: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文明的相关论述
1.2.2 产业转移的相关论述
1.2.3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论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理论渊源
2.1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
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移的内在联系
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3.1.1 生态文明
3.1.2 生态文明建设
3.2 产业转移的内涵
3.2.1 产业转移
3.2.2 区域产业转移
3.3 产业转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
3.4 产业转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4.1.1 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现状分析
4.1.2 京津冀产业转移方面的现状分析
4.2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损害
4.2.2 生态资源损耗严重
4.2.3 生态制度及法规的出台相对滞后
4.3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传统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生态理念引导不到位
4.3.2 环保协同机制不健全,相关政策不完善
4.3.3 战略定位欠准确,部分产业转移超出环境容量
4.3.4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第五章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建议
5.1 深化生态意识,走生态理念引导的承接之路
5.2 加强环保协同机制,走制度化规范的承接之路
5.3 谋划战略布局,走可持续发展的承接之路
5.4 加大科技支撑,走科技创新的承接之路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向的探析[J]. 宫敬雅,段胜利. 法制博览. 2016(16)
[2]生态系统视角下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研究[J]. 张贵,贾尚键,苏艳霞.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04)
[3]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 张贵,王树强,刘沙,贾尚键. 经济与管理. 2014(04)
[4]京津冀区域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2012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J]. 祝尔娟,齐子翔,毛文富. 生态经济. 2014(02)
[5]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J]. 喻包庆. 探索. 2013(06)
[6]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J]. 李小波,苏怡莲. 当代经济. 2013(21)
[7]协调推进产业转移与生态文明建设[J]. 周柯,郭晓梦,高洁. 宏观经济管理. 2013(11)
[8]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J]. 孙慧明. 求实. 2013(09)
[9]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 谷聪,王晓晶. 知识经济. 2013(14)
[10]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索[J]. 邓丽.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5)
硕士论文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产业转移研究[D]. 张楠.吉林大学 2017
[2]生态文明视域下贵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D]. 杜思明.贵州大学 2015
[3]京冀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孙乐.天津财经大学 2015
[4]生态文明视阈下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路径研究[D]. 何明珠.西南大学 2014
[5]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状况分析[D]. 玉海国.河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943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19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