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发布时间:2021-06-06 19:34
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是在农业和旅游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它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领域,乡村旅游是现在国内较为流行的旅游模式之一,是乡村进步和旅游发展的重要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农村地区发展中面临严峻的考验,农村要想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开发新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资源,促进农村就业农民增收以及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乡村旅游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农村闲置资源且能给农村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民问题。我国开展乡村旅游的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特别是最近几年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掀起旅游新热潮。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收入水平也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方式的时候选择休闲活动,国内大量的旅游目的地已经不再是热门城市以及相关名胜,大量的游客选择乡村旅游,了解农业发展历史、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业文化,最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来看,每年选择乡村旅游作为出游方式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乡村旅游来讲,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能给农民带来较大收益,有助于农村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但随着乡村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不少农村地区由于开展乡村...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复合生态系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富源辽阔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想协调好农村和城镇发展进程,第一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经济增长范围和区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展开城镇化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经济不均衡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协调好城乡建设关系,以乡村旅游辅助工业发展,让工业带动乡村旅游的进步。2.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963 年德国知名学者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Walter)在对旅游地的发展情况研究中提出了旅游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一个地区旅游的发展和进步都必须要经过:发现、发展、衰退的过程。在几十年后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在克里斯塔勒的研究基础上把旅游地发展细分为了六个阶段他们分别是“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旅游成了家庭度假休闲的主要选择,在很多地区由于游客太多造成旅游地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旅游地区旅游发展进入衰退期旅,但在改变旅游地环境和加强经济建设是可以改变这种衰退情况的,特别是当地政府的投资和支持可以给旅游地发展带来新机会。
图 4-1 2014-2016 休宁旅游从业人数增加比Figure 4-1. Increasing number of tourist employees in Xiuning and 2014-20164.1.2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地方环境建设积极性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之一,因此首先要提高地方政是基层乡村政府的生态保护意识,带动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建设,保持乡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乡村旅游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策略。发生态旅游可以让更多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不断的优化农村的构和加快农村经济的增长,这也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改革思路。正如杨授所言,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结构形态,是把农业资源和旅游优势一起。乡村旅游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把原来的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农村资源,形成了农村产业活力,也就形成了农村的竞争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将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安徽省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成熟,了大量收入具体收入如下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优化模式的探讨[J]. 方怀龙,张东方,玉宝,皑妍.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5)
[2]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及其防控对策[J]. 曹冠武,姚松,田野,杨伟敏,郭国杞. 河南科学. 2012(09)
[3]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起因及对策[J]. 方怀龙,玉宝,张东方,皑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4)
[4]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15年来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J]. 姚松,朱学灵,束庆龙,王华同,孙小波,朱从波,赵艳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3)
[5]21世纪初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 鲁小波,李悦铮. 经济地理. 2009(06)
[6]林业旅游规划探讨[J]. 徐敦伟,逯其新,王庆余. 现代农业科学. 2008(11)
[7]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实践[J]. 齐子鹏,陈斌,陈梅. 经济管理. 2008(17)
[8]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 唐代剑,池静.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9]生态旅游对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评价[J]. 刘铁军. 河南林业科技. 2005(04)
[10]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影响评价:进展与启示[J]. 刘洋,吕一河,陈利顶,陈飞星. 自然资源学报. 2005(05)
博士论文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万幼清.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15009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复合生态系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富源辽阔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想协调好农村和城镇发展进程,第一要做的就是选择合适的经济增长范围和区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展开城镇化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经济不均衡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协调好城乡建设关系,以乡村旅游辅助工业发展,让工业带动乡村旅游的进步。2.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963 年德国知名学者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Walter)在对旅游地的发展情况研究中提出了旅游生命周期理论一般一个地区旅游的发展和进步都必须要经过:发现、发展、衰退的过程。在几十年后加拿大地理学家巴特勒在克里斯塔勒的研究基础上把旅游地发展细分为了六个阶段他们分别是“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旅游成了家庭度假休闲的主要选择,在很多地区由于游客太多造成旅游地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旅游地区旅游发展进入衰退期旅,但在改变旅游地环境和加强经济建设是可以改变这种衰退情况的,特别是当地政府的投资和支持可以给旅游地发展带来新机会。
图 4-1 2014-2016 休宁旅游从业人数增加比Figure 4-1. Increasing number of tourist employees in Xiuning and 2014-20164.1.2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地方环境建设积极性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之一,因此首先要提高地方政是基层乡村政府的生态保护意识,带动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建设,保持乡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乡村旅游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策略。发生态旅游可以让更多的剩余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不断的优化农村的构和加快农村经济的增长,这也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的改革思路。正如杨授所言,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结构形态,是把农业资源和旅游优势一起。乡村旅游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把原来的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农村资源,形成了农村产业活力,也就形成了农村的竞争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将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安徽省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成熟,了大量收入具体收入如下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优化模式的探讨[J]. 方怀龙,张东方,玉宝,皑妍.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5)
[2]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调查及其防控对策[J]. 曹冠武,姚松,田野,杨伟敏,郭国杞. 河南科学. 2012(09)
[3]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起因及对策[J]. 方怀龙,玉宝,张东方,皑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4)
[4]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15年来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分析[J]. 姚松,朱学灵,束庆龙,王华同,孙小波,朱从波,赵艳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3)
[5]21世纪初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 鲁小波,李悦铮. 经济地理. 2009(06)
[6]林业旅游规划探讨[J]. 徐敦伟,逯其新,王庆余. 现代农业科学. 2008(11)
[7]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实践[J]. 齐子鹏,陈斌,陈梅. 经济管理. 2008(17)
[8]中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 唐代剑,池静.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9]生态旅游对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评价[J]. 刘铁军. 河南林业科技. 2005(04)
[10]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影响评价:进展与启示[J]. 刘洋,吕一河,陈利顶,陈飞星. 自然资源学报. 2005(05)
博士论文
[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万幼清.华中科技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15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21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