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7 16:37
采用国际上逐渐引起重视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在简要介绍该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山地型生态经济类型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生态问题,以我国西南山区镇远县为例,采用该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截面资料,对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保守估计。结果表明:目前地区的生态足迹需求小于生态供给能力,生态盈余为0.0677hm2;生态空间供需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于整个西部和东部沿海省份。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生态盈余状态最多能维持5~15a。
【文章来源】:山地学报. 2003,(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生态足迹供需对比柱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 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6)
[2]山区人口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初步研究[J]. 陈勇,陈国阶,王益谦. 地理科学. 2002(03)
[3]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冰川冻土. 2001(02)
[4]黔东南治理水土流失刻不容缓[J]. 贵州环保科技. 2001(02)
[5]山地生态系统人文研究综述[J]. 方一平. 山地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216928
【文章来源】:山地学报. 2003,(03)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生态足迹供需对比柱状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 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6)
[2]山区人口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初步研究[J]. 陈勇,陈国阶,王益谦. 地理科学. 2002(03)
[3]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 冰川冻土. 2001(02)
[4]黔东南治理水土流失刻不容缓[J]. 贵州环保科技. 2001(02)
[5]山地生态系统人文研究综述[J]. 方一平. 山地学报. 2001(01)
本文编号:3216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216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