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自然耦合视角下红色生态旅游的时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07:55
生态旅游是随着现代生态观念加深而形成的一种旅游方式,红色生态旅游既结合了革命历史文化知识,又结合了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是当前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雷州青年运河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建成的粤西地区影响最为广泛的河流,其修建历尽艰辛,成为雷州半岛人民群众的精神象征。在雷州青年运河旅游活动中,人们不仅仅可以获得视觉上的满足,放松精神,陶冶情操,扩大见识,提高文明程度,更在自然环境和红色人文环境的交相辉映中感受先辈们在党领导下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获得精神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凝聚起奋斗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2020,(2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鹤地银湖的未来社会价值预期图
表7 未来社会价值分析表 未来社会价值 小计 比例 1.供水、发电、灌溉、船闸航运等水利价值 179 78.17% 2.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改善基础设施等社会价值 167 72.93% 3.促进当地商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经济价值 96 41.92% 4.促进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等环境价值 165 72.05% 5.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青少年教育等功能 110 48.03% 6.促进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文化功能 103 44.98%调查显示,受调查人员对于鹤地水库未来的社会价值追求,体现在水利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方面(见图1)。如表7所示,水利价值是鹤地水库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也是鹤地水库建设的初衷,在未来要更加注重其水利价值的发挥,使得水库能够持续为周围地区的水源供给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鹤地水库需要注重休闲娱乐价值和旅游度假功能的发挥,将教育功能与休闲功能相结合,并不断拓展,也是实现生态人文耦合的有效途径。鹤地水库旅游发展以人文理念作为建设基础,融合城市人文精神,另外突出生态休闲旅游地位,如种植绿化、引入生态水域等,对推动旅游竞争力发挥着重要推进作用。在后期规划中,要加强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协调融合,打破不利发展的传统模式,加快推进人文景观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域旅游视角下红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研究[J]. 邹绍文. 时代金融. 2018(33)
[2]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评价——基于社会一生态耦合分析视角[J]. 蔡晶晶,吴希.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4)
[3]“美丽中国”新时代释义下中俄界江生态旅游价值实现——基于马克思生态实践理论的视角[J]. 刘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4]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贵州自然与人文”——兼论贵州自然生境与多元文化的耦合与偏离[J]. 王先华,王又新.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5]雷州青年运河印象记[J]. 梁向阳,王涛,李秀珍. 广东党史. 2005(01)
本文编号:3246705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2020,(2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鹤地银湖的未来社会价值预期图
表7 未来社会价值分析表 未来社会价值 小计 比例 1.供水、发电、灌溉、船闸航运等水利价值 179 78.17% 2.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改善基础设施等社会价值 167 72.93% 3.促进当地商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等经济价值 96 41.92% 4.促进生态保护、生态文明等环境价值 165 72.05% 5.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青少年教育等功能 110 48.03% 6.促进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与交流等文化功能 103 44.98%调查显示,受调查人员对于鹤地水库未来的社会价值追求,体现在水利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方面(见图1)。如表7所示,水利价值是鹤地水库最基本的价值追求,也是鹤地水库建设的初衷,在未来要更加注重其水利价值的发挥,使得水库能够持续为周围地区的水源供给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鹤地水库需要注重休闲娱乐价值和旅游度假功能的发挥,将教育功能与休闲功能相结合,并不断拓展,也是实现生态人文耦合的有效途径。鹤地水库旅游发展以人文理念作为建设基础,融合城市人文精神,另外突出生态休闲旅游地位,如种植绿化、引入生态水域等,对推动旅游竞争力发挥着重要推进作用。在后期规划中,要加强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协调融合,打破不利发展的传统模式,加快推进人文景观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域旅游视角下红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研究[J]. 邹绍文. 时代金融. 2018(33)
[2]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评价——基于社会一生态耦合分析视角[J]. 蔡晶晶,吴希.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4)
[3]“美丽中国”新时代释义下中俄界江生态旅游价值实现——基于马克思生态实践理论的视角[J]. 刘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4]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贵州自然与人文”——兼论贵州自然生境与多元文化的耦合与偏离[J]. 王先华,王又新.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02)
[5]雷州青年运河印象记[J]. 梁向阳,王涛,李秀珍. 广东党史. 2005(01)
本文编号:3246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24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