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海岛旅游发展行动研究 ——以洞头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0 05:52
海岛旅游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如何推动海岛旅游转型升级,这是一个现实的紧迫课题。基于此,本研究运用生态文明视角,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海岛县——洞头为个案,通过二年时间开展两轮行动研究。所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基本模式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2012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指出洞头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提出第一轮行动研究框架:洞头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做到景区和谐共生,实现途径是“保护性开发”。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景和谐共生,二是生态修复,三是清洁生产,四是生态教育。实施中进行观察分析,指明改进效果。在反思环节,发现景区开发没有很好地重视社区福利问题,出现信访现象。由此进入第二轮行动研究(2013年1月-2013年12月),针对景区与社区不和谐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提出第二轮行动研究框架:洞头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做到景区与社区和谐共生,实现途径是“福利共享”。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财的利益方面,二是物的利益方面,三是人的利益方面。实施中进行观察分析,指明改进效果,并...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海岛旅游的定义与特征
2.2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的进展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者身份
3.2 行动研究法定义
3.3 行动研究法基本模式
3.4 本行动研究框架
第四章 行动研究
4.1 行动研究的基础背景
4.1.1 洞头的自然生态环境
4.1.2 洞头的人文生态条件
4.1.3 洞头的生态旅游资源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2012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
4.2.1 计划:解决景区自身和谐问题
4.2.2 行动
4.2.3 观察
4.2.4 反思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2013 年 1 月-2013 年 12 月)
4.3.1 计划:解决景区与社区和谐问题
4.3.2 行动
4.3.3 观察
4.3.4 反思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与建议
5.1.1 关于景区自身和谐共生及其实现路径
5.1.2 关于景区与社区和谐共生及其实现路径
5.1.3 关于海岛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考
5.2 结论与展望
5.2.1 结论
5.2.2 不足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化时代的旅游者多样性[J]. Tim Edensor,张进福. 旅游学刊. 2013(11)
[2]海岛旅游的文化精神之寻绎——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 林妹静,龙邹霞.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5)
[3]海岛县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J]. 孙兆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5)
[4]海洋生态功能区划初探——以庄河市周边海域为例[J]. 李杨,张戈,单光,王莹.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4)
[5]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赵玉杰.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4)
[6]关于海岛生态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的思考和建议[J]. 吴姗姗,刘智训.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4)
[7]深度休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老年群体的本土化研究[J]. 龙江智,王苏. 旅游学刊. 2013(02)
[8]我国海洋生态修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J]. 姜欢欢,温国义,周艳荣,吕则和,谢冕.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1)
[9]地中海海岛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J]. 秦诗立.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1)
[10]地中海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及启示——以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为例[J]. 江海旭,李悦铮,王恒. 世界地理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 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 高建.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92266
【文章来源】:浙江海洋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海岛旅游的定义与特征
2.2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的进展
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者身份
3.2 行动研究法定义
3.3 行动研究法基本模式
3.4 本行动研究框架
第四章 行动研究
4.1 行动研究的基础背景
4.1.1 洞头的自然生态环境
4.1.2 洞头的人文生态条件
4.1.3 洞头的生态旅游资源
4.2 第一轮行动研究(2012 年 1 月-2012 年 12 月)
4.2.1 计划:解决景区自身和谐问题
4.2.2 行动
4.2.3 观察
4.2.4 反思
4.3 第二轮行动研究(2013 年 1 月-2013 年 12 月)
4.3.1 计划:解决景区与社区和谐问题
4.3.2 行动
4.3.3 观察
4.3.4 反思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与建议
5.1.1 关于景区自身和谐共生及其实现路径
5.1.2 关于景区与社区和谐共生及其实现路径
5.1.3 关于海岛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考
5.2 结论与展望
5.2.1 结论
5.2.2 不足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化时代的旅游者多样性[J]. Tim Edensor,张进福. 旅游学刊. 2013(11)
[2]海岛旅游的文化精神之寻绎——以福建东山岛为例[J]. 林妹静,龙邹霞.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5)
[3]海岛县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J]. 孙兆明.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5)
[4]海洋生态功能区划初探——以庄河市周边海域为例[J]. 李杨,张戈,单光,王莹.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4)
[5]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赵玉杰.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4)
[6]关于海岛生态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的思考和建议[J]. 吴姗姗,刘智训.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4)
[7]深度休闲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老年群体的本土化研究[J]. 龙江智,王苏. 旅游学刊. 2013(02)
[8]我国海洋生态修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J]. 姜欢欢,温国义,周艳荣,吕则和,谢冕.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1)
[9]地中海海岛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J]. 秦诗立.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1)
[10]地中海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及启示——以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为例[J]. 江海旭,李悦铮,王恒. 世界地理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 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探讨[D]. 高建.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92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29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