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2 12:05
生态农业规划指代的是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立足当地的实际资源以及环境等状况,遵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理念,从而进行整体部署,在试点地区的生态农业一定范围内,为了使农村经济在未来的近、中、长期、高效、持续、安全、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实施策略,实现炎陵县从农业大县走向农业强县的战略目标,谱写炎陵生态农业发展的新篇章。本论文结合研究国家提出的生态农业建设纲领规划,依托系统规划的模式,以炎陵县为研究样本,探索了当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概况。本文主要分析了了炎陵县在生态农业规划方面具备的经济模式、系统效用、主要矛盾和自身发展的问题、生态农业建设,达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过渡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具备的效用,立足生态农业自身的发展,撬动全县乃至周边县市区农业经济的新发展,促进广大农村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四化”要求的可持续性生态农业系统转化,树立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另外,针对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概况,结合农业经济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相关指标,确立了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具体涵盖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环节的优化、...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态农业规划研究进展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 炎陵县生态农业建设基础条件
3.1 自然资源条件
3.1.1 地理区位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地资源
3.1.4 水资源
3.1.5 气候资源
3.1.6 生物资源
3.1.7 旅游资源
3.2 社会经济基础
3.2.1 国民经济总体状况
3.2.2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3.2.3 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3.2.4 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2.5 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现阶段对策
4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条件分析与预测
4.1 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4.1.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4.1.2 农业内外源污染特征
4.1.3 水土流失情况
4.2 生态农业建设条件分析
4.2.1 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4.2.2 生态农业建设的制约因素
4.3 生态农业建设条件预测
4.3.1 人口发展预测
4.3.2 农产品需求趋势预测
4.3.3 农用土地资源量与农作物种植面积预测
4.3.4 总产值变动预测
4.3.5 农业投入品动态预测
4.3.6 废弃物产生量与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预测
4.3.7 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5 炎陵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设计
5.1 生态农业建设目标与指标
5.1.1 生态农业总体发展目标
5.1.2 生态农业建设分阶段目标
5.1.3 生态农业指标体系
5.2 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
5.2.1 变革农业生产,构建农业生态系统良胜循环
5.2.2 结合生态与休闲观光农业,推广新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5.2.3 以质量为重点,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档次
5.2.4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5.2.5 实施科技兴农,保证生态农业长足发展
5.2.6 变革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5.3 生态农业模式与设计
5.3.1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牧渔业复合生态基本模式
5.3.2 多样化生态模式
5.3.3 以食用菌为主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模式
5.3.4 物质循环与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生态技术模式
5.3.5 稻田立体种养模式
5.3.6 虾蟹鱼水产立体混养模式
5.4 生态农业建设的个案研究
5.4.1 生态田园清洁工程
5.4.2 清洁水源工程
5.4.3 清洁家园治理工程
5.4.4 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生态农业主导产业化工程
5.4.5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5.4.6 农业旅游工程
5.4.7 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控制工程
6 生态农业建设分区
6.1 分区依据、原则与方法
6.1.1 生态农业功能分区依据
6.1.2 分区原则
6.1.3 分区具体方法
6.2 生态农业建设分区
6.2.1 西片区粮、渔生态农业区
6.2.2 南片粮、油、猪生态农业区
7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 in-depth view of climate change: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while making a transition on the development mode[J]. Xiangwan D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02)
[2]世界生态农业发展探析[J]. 任淑荣. 世界农业. 2014(06)
[3]山东省生态农业的模式、布局与发展对策[J]. 徐亚楠,张绪良,张荣华,王晓元,王子若,张朝晖.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4)
[4]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撑[J]. 刘志勇,黄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5]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 刘刚,张春艳. 生态经济. 2011(10)
[6]农民专业合作社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价值研究[J]. 李恩,孙为平. 农业经济. 2010(11)
[7]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J]. 丁文喜.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5)
[8]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资源科学. 2010(06)
[9]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保障制度研究[J]. 张燕. 农村经济. 2010(05)
[10]现代农业、后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两型农村’与生态农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综述[J]. 檀学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2)
博士论文
[1]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D]. 丁雄.南昌大学 2014
[2]张掖市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 张平.甘肃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福建省闽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 罗铃丽.福建农林大学 2014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D]. 郑伟.山东农业大学 2014
[3]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薛丽敏.山东农业大学 2014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徐梦劼.江西农业大学 2014
[5]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 王虹.山西财经大学 2014
[6]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 熊丽辉.湖南农业大学 2013
[7]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黎莉.沈阳大学 2014
[8]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随县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 蒋少珍.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研究[D]. 田运海.吉首大学 2013
[10]小城镇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关系研究[D]. 尤恺.南京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17534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态农业规划研究进展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 炎陵县生态农业建设基础条件
3.1 自然资源条件
3.1.1 地理区位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地资源
3.1.4 水资源
3.1.5 气候资源
3.1.6 生物资源
3.1.7 旅游资源
3.2 社会经济基础
3.2.1 国民经济总体状况
3.2.2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3.2.3 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3.2.4 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2.5 炎陵县生态农业发展现阶段对策
4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建设条件分析与预测
4.1 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4.1.1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4.1.2 农业内外源污染特征
4.1.3 水土流失情况
4.2 生态农业建设条件分析
4.2.1 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4.2.2 生态农业建设的制约因素
4.3 生态农业建设条件预测
4.3.1 人口发展预测
4.3.2 农产品需求趋势预测
4.3.3 农用土地资源量与农作物种植面积预测
4.3.4 总产值变动预测
4.3.5 农业投入品动态预测
4.3.6 废弃物产生量与资源化无害化处理预测
4.3.7 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5 炎陵县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设计
5.1 生态农业建设目标与指标
5.1.1 生态农业总体发展目标
5.1.2 生态农业建设分阶段目标
5.1.3 生态农业指标体系
5.2 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
5.2.1 变革农业生产,构建农业生态系统良胜循环
5.2.2 结合生态与休闲观光农业,推广新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5.2.3 以质量为重点,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档次
5.2.4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5.2.5 实施科技兴农,保证生态农业长足发展
5.2.6 变革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5.3 生态农业模式与设计
5.3.1 以沼气为纽带的农牧渔业复合生态基本模式
5.3.2 多样化生态模式
5.3.3 以食用菌为主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态模式
5.3.4 物质循环与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生态技术模式
5.3.5 稻田立体种养模式
5.3.6 虾蟹鱼水产立体混养模式
5.4 生态农业建设的个案研究
5.4.1 生态田园清洁工程
5.4.2 清洁水源工程
5.4.3 清洁家园治理工程
5.4.4 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生态农业主导产业化工程
5.4.5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5.4.6 农业旅游工程
5.4.7 环境监测与农产品质量控制工程
6 生态农业建设分区
6.1 分区依据、原则与方法
6.1.1 生态农业功能分区依据
6.1.2 分区原则
6.1.3 分区具体方法
6.2 生态农业建设分区
6.2.1 西片区粮、渔生态农业区
6.2.2 南片粮、油、猪生态农业区
7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 in-depth view of climate change: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while making a transition on the development mode[J]. Xiangwan Du.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02)
[2]世界生态农业发展探析[J]. 任淑荣. 世界农业. 2014(06)
[3]山东省生态农业的模式、布局与发展对策[J]. 徐亚楠,张绪良,张荣华,王晓元,王子若,张朝晖.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4)
[4]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撑[J]. 刘志勇,黄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5]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 刘刚,张春艳. 生态经济. 2011(10)
[6]农民专业合作社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价值研究[J]. 李恩,孙为平. 农业经济. 2010(11)
[7]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J]. 丁文喜.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5)
[8]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 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 资源科学. 2010(06)
[9]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保障制度研究[J]. 张燕. 农村经济. 2010(05)
[10]现代农业、后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两型农村’与生态农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农业现代化比较国际研讨会”综述[J]. 檀学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2)
博士论文
[1]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D]. 丁雄.南昌大学 2014
[2]张掖市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 张平.甘肃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福建省闽清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 罗铃丽.福建农林大学 2014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对策研究[D]. 郑伟.山东农业大学 2014
[3]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薛丽敏.山东农业大学 2014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徐梦劼.江西农业大学 2014
[5]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 王虹.山西财经大学 2014
[6]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 熊丽辉.湖南农业大学 2013
[7]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黎莉.沈阳大学 2014
[8]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随县生态农业模式研究[D]. 蒋少珍.华中师范大学 2013
[9]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研究[D]. 田运海.吉首大学 2013
[10]小城镇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关系研究[D]. 尤恺.南京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17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17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