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县域农用地整治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以闽清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6 12:26
  农用地整治是保障区域耕地数量和质量及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近年来闽清县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形势日趋严峻,对农用地整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应用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模型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揭示了闽清县农用地整治的数量和质量潜力,并对研究区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了分区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农地整治的数量结构差异和空间格局差异,为开展农地整治的综合评价提供了较为合理且实用的依据;运用Costanza等人的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方法,基于前人研究尝试对已有方法模型进行修正,提出闽清县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的修正系数,对农用地整治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闽清县农用地整治的数量潜力124.88hm2,质量潜力为8211.61103kg/a,农用地整治潜力可分为3个潜力区,其中,I级潜力区主要包括塔庄镇、上莲乡、省璜镇和东桥镇;Ⅱ级潜力区主要包括梅溪镇、坂东镇、桔林乡、雄江镇和下祝乡;Ⅲ级潜力区主要包括云龙乡、白樟镇、白中镇、池园镇、金沙镇和三溪乡。(2)通过农用地整治,整治区内的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均发生变化。(3)通过农用地整治,闽清县...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县域农用地整治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以闽清县为例


闽清县地理位置图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下祝乡、东桥镇、梧林乡,共291个行政村(其中社区居委会20个)。2010年总人口 3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4.42万人,占总人口的78.04%;非农业人口 6.87万人,占总人口的21.96%。2010年闽清县实现生产总值84.29亿元,比增11.9%。其中,第一产业值15.70亿元,占总产值的18.63%;第二产业值47.93亿元,占总产值的56.86%;第三产业值20.65亿元,占总产值的24.50%。从生产总值来看,2001?2010的10年里,闽清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生产总值实现翻一番,平均每年增加值5.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4亿元,年均增长9.46%;第二产业增加值30.26亿元,年均增长1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1.73亿元,年均增长9.78%。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县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优化。三大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20.74: 52.67:26.59变化为2010年的18.63: 56.87: 24.50,第二产业比重提升比较明显,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呈下降趋势,但第三产业期间略有波动。闽清县产业主要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占81.37% (图1-2)。单位:亿元

居民收入水平,面积


图1-3闽清县居民收入水平Fig. 1-3 The residents income level in Minqing County1.3 土地资源和利用概况根据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统计(图1-4),闽清县土地总面积为149491.18 hm2。其中,农用地面积138792.38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2.84%,农用地中以林地为主,面积为109404.25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3.83%,耕地面积其次,面积为17674.67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U.82%;建设用地面积6688.76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47%,其中以城乡建设用地的面积为主,包括居民点和工矿用地4339.85 hm2,占土地总面积2.90%;未利用地面积4010.04 hm2,占土地总面积 2.68%。闽清县土地利用呈现出人均占有土地量大,耕地分布零散;工矿用地分布较为集中;林地面积大,生态环境基础较好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都市观光农业型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应评价——以上海市合庆镇项目为例[J]. 谷晓坤,刘娟.  资源科学. 2013(08)
[2]不同类型区农用地整治对农田生产能力的影响[J]. 谷晓坤,范春晓,柴铎,张正峰.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5)
[3]西南丘陵山区县域农用地整治潜力研究——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J]. 林勇刚,张孝成,王锐,莫燕.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2)
[4]河北省可持续土地整理模式与效益[J]. 刘晓,王红瑞,王秀茹,邢华超.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2)
[5]陕西省靖边县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研究[J]. 刘闻,曹明明,邱海军,曾彬.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1)
[6]土地整理的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研究综述[J]. 王军,严慎纯,白中科,余莉,郭义强.  中国土地科学. 2012(09)
[7]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机制[J]. 谢高地.  环境保护. 2012(17)
[8]湖北省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效应评价[J]. 谷晓坤.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8)
[9]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 刘彦随,朱琳,李玉恒.  地理科学进展. 2012(06)
[10]基于空间聚类分析法的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 尹珂,肖轶.  水土保持通报. 2011(06)

硕士论文
[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研究[D]. 石剑.河北农业大学 2012
[2]农用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伍岳连.广东工业大学 2012
[3]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研究[D]. 易兴翠.华中农业大学 2010
[4]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开发整理潜力研究[D]. 姬洪飞.河北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25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25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