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结构熵权—模糊推理法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度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7-04-30 04:17

  本文关键词:基于结构熵权—模糊推理法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度研究——以青海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基础构建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度指标体系(即生态经济结构、生态经济效益、生态安全三大模块层要素和24项具体指标),结合结构熵权—模糊推理法对各类指标权重进行确定,进而计算省域各地区三大模块指标要素值,再通过建立模糊推理系统进行综合测评。同时以青海省为例对其2009年各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度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出生态经济发展建议。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关键词】生态经济 结构熵权—模糊推理法 青海省
【分类号】:F127;F205
【正文快照】: 随着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要载体,积极探索生态良性循环、经济高效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学术界也更多地关注和探索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如姚奕从经济与环境体系角度建立综合评价指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来文;孟鹰;;基于生态经济学理念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9期

2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3 吴万刚;;丘陵山区县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南省辰溪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古中博;潘克厚;;赤潮治理的方案选择及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对策研究[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树田;;充分利用海水资源搞好循环经济[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培县;董锁成;;对循环经济的再思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郭江涛;;西部大开发中改善沙漠生态系统的对策思考[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张玉海;;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建设的系统研究——《毕节宣言》的生态经济学解读[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7 陈来;李进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新理念[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8 肖燕;钱乐祥;;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A];2006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志文;罗彦康;魏新;杨仕甫;;广元培育生态经济,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研究——广元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及路径选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徐大伟;王子彦;;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分析与比较[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时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前沿和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王松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周;生态经济学:一个可以大力开发的“富矿”[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仁达;省生态经济学会成立[N];安徽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罗霞邋洪宝光 特约记者 梁昌军;定安校园绽放循环生态经济之花[N];海南日报;2007年

6 王国英;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在首府举行年会[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7 李周;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汗青;上海社科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组[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记者 王大军;雅安生态亮相世界生态高峰会[N];雅安日报;2007年

10 穆吐;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的新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群罗;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D];新疆大学;2006年

2 斯蔼;生态经济学模型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青峰;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分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周建安;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生态发展路径选择[D];暨南大学;2007年

5 吴述松;自然资源租金、公共环境服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6 剧宇宏;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7 茶娜;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成长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李春花;水资源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王彦鑫;太原市生态城市建设及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刘庆广;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成美;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挑战与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文杏梓;湖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李树财;生态经济的哲学关照[D];重庆大学;2008年

4 刘瑛;特色生态镇建设的研究及其在胶西镇的示范[D];山东大学;2008年

5 赵学平;潮河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庞笑笑;典型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开发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燕;都市节约型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董华英;山西大寨村生态与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丽萍;黄土丘陵区上黄试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鲍锋;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结构熵权—模糊推理法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度研究——以青海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6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7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