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生态之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植物文化与民族植物学的概念讨论
发布时间:2021-09-04 06:27
自然生态是地方文化的基础,制约着构成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也影响了人们解释生活的语言观念。"文化"和"创意"既然都是本土资源,又是以产品作为载体、以地方为背景的无形资本,这类无形资本投资,只有依靠承载着本土历史文化的有形物质资源,例如植物资源与植物文化,才有更多可能保证地方产品因文化历史而增值,并由此带动资本来源环境的整体增值和扩大市场流动。至于地方上要如何才能处理好称之为"本土"的来源环境及其文化生态面貌,确保无形资本持续扩大积累与良性循环,则只能有赖各种学科充分的地方实践,以相关学术成果的发展与互动,去维持地方知识的普及与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概念讨论之一:文化产业
二、概念讨论之二:地方植物文化
三、概念讨论之三:民族植物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节日就有中华——南洋华人春节习俗的功能与价值[J]. 王琛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20世纪70年代后民族植物学学科发展史评述[J]. 吉日嘎拉,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3]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J]. 裴盛基. 云南植物研究. 2008(04)
[4]论中国古代的桑崇拜[J]. 钟年. 世界宗教研究. 1996(01)
本文编号:3382747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20,41(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前言
一、概念讨论之一:文化产业
二、概念讨论之二:地方植物文化
三、概念讨论之三:民族植物学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节日就有中华——南洋华人春节习俗的功能与价值[J]. 王琛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20世纪70年代后民族植物学学科发展史评述[J]. 吉日嘎拉,龙春林.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3]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J]. 裴盛基. 云南植物研究. 2008(04)
[4]论中国古代的桑崇拜[J]. 钟年. 世界宗教研究. 1996(01)
本文编号:3382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82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