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的双向耦合关系研究 ——以盐城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5 11:17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为人类及自然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水源、空气、栖息地等生态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它的服务对象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不够充分,或者缺乏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导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日益退化甚至丧失的趋势,局地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本论文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在景观到区域尺度上构建了“生态脆弱性-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福祉”的生态经济学分析框架,然后提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具有或正或负的双向耦合关系”这一命题,最后以盐城为例结合有关野外调研数据、室内实验数据及统计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工具,通过自然地理学的实证分析方法开展了实证研究工作,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1987~2013年盐城滨海湿地生态脆弱性逐渐增大,主要景观类型生态弱性指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芦苇(很高)、农田(高)、互花米草(高)、盐蒿(中)、光滩(低),其中农田和芦苇景观的生态脆弱性指数高于同期盐城市的社会脆弱性指数;不同景观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含盐量、总氮、总磷及水分含量在东-西方向(垂...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论文分析框架及章节联系??
建“生态脆弱性-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福祉”的生态经济学综合分析框架,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探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的双向耦合关系,全文共8章(图1.2):第丨章为绪论,介绍研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等:第2章为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说明;第??3章分析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探讨水文、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背景);第4章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覆盖变化,探讨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的影响(人为背景第5章分析人为-自然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表征生态系统服务生产能力)的时空格局,为后续进一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奠定基础;第6章分析研宄区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布特??征(表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第7章在县域尺度上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与区??域人类福祉(表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消费水平)的正(生态祝福)负(生态诅咒)??反馈关系;第8章为结论与建议,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探讨研宄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策略及其适应性保护措施。??脱?|自然B索?|?乂为?#?p章生态系???f章生态ifl匕经济社会&展??早牙rw?、水文
保护区及其所在的行政区域(以下简称盐城自然保护区或盐城滨海湿地)。??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滨海区域(32°36'N?34°2&N,119°5厂??巳?121°51;图2.13),多年平均气温为13.8°(:、降水量为100〇111〇1、太阳辐射??总量为487?508?kg/cm2,属于典型季风气候区12()9]。2013年,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24.726xI04hm2,是中国最大的沿海滩涂型自然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鹤类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合作项目,先后被收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及拉姆萨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路径中重要站点之一,区内约有植物450种、鸟类402种、鱼类284种、哺乳??类31种、两栖爬行类26种(据盐城自然保护区网站)。为了深入刻画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区范围采用保护区成立之初的界线及其功能区划(图2.1b)。??⑷?(b)?1?,样线??图2.1盐城自然保护区的位置(a)及其功能区划分(b)??Fig.?2.1?Location?of?the?Yancheng?(a)?and?distribution?of?function?zoning?(b)??2.2遥感数据来源及相关处理说明??2.2.1?土地利用及植被类型图??本论文所用遥感影像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的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盐城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成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J]. 马国霞,於方,王金南,周夏飞,袁婧,牟雪华,周颖,杨威杉,彭菲.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4)
[2]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中国大陆生态福祉及生态-经济效率评价[J]. 臧正,邹欣庆,吴雷,宋翘楚,吴小伟,于雯雯. 生态学报. 2017(07)
[3]中国大陆省际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臧正,邹欣庆. 生态学报. 2016(11)
[4]中国大陆地区生态诅咒效应的多尺度实证检验[J]. 臧正,郑德凤,孙才志,邹欣庆. 地理研究. 2016(05)
[5]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J]. 刘慧敏,范玉龙,丁圣彦.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7)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生态福祉内涵表征与评价[J]. 臧正,邹欣庆.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4)
[7]蔚县矿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雪,丁建伟,谭琨,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2)
[8]黄土高原地区NDVI与气候因子空间尺度依存性及非平稳性研究[J]. 王宇航,赵鸣飞,康慕谊,左婉怡. 地理研究. 2016(03)
[9]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英文)[J]. 戴尔阜,黄宇,吴卓,赵东升.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03)
[10]影响海岸带盐沼土壤有机质、TN和TP含量时空变化的关键因子:潮水和植被[J]. 王进欣,张威,郭楠,李超,王今殊. 地理科学. 2016(02)
博士论文
[1]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 许鑫王豪.南京大学 2015
[2]我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D]. 潘兴侠.南昌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哈尔滨市生态资产遥感测量评估[D]. 郑绪玲.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江苏省沿海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异格局及驱动因子研究[D]. 邹婧.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吉林省生态资产遥感定量评估[D]. 苗正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85248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2论文分析框架及章节联系??
建“生态脆弱性-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福祉”的生态经济学综合分析框架,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探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福祉的双向耦合关系,全文共8章(图1.2):第丨章为绪论,介绍研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等:第2章为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说明;第??3章分析研究区的生态脆弱性,探讨水文、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背景);第4章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覆盖变化,探讨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的影响(人为背景第5章分析人为-自然因素共同影响下的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表征生态系统服务生产能力)的时空格局,为后续进一步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奠定基础;第6章分析研宄区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布特??征(表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第7章在县域尺度上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与区??域人类福祉(表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消费水平)的正(生态祝福)负(生态诅咒)??反馈关系;第8章为结论与建议,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炼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探讨研宄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策略及其适应性保护措施。??脱?|自然B索?|?乂为?#?p章生态系???f章生态ifl匕经济社会&展??早牙rw?、水文
保护区及其所在的行政区域(以下简称盐城自然保护区或盐城滨海湿地)。??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滨海区域(32°36'N?34°2&N,119°5厂??巳?121°51;图2.13),多年平均气温为13.8°(:、降水量为100〇111〇1、太阳辐射??总量为487?508?kg/cm2,属于典型季风气候区12()9]。2013年,盐城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24.726xI04hm2,是中国最大的沿海滩涂型自然保护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鹤类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合作项目,先后被收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及拉姆萨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涉禽迁??徙路径中重要站点之一,区内约有植物450种、鸟类402种、鱼类284种、哺乳??类31种、两栖爬行类26种(据盐城自然保护区网站)。为了深入刻画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研究区范围采用保护区成立之初的界线及其功能区划(图2.1b)。??⑷?(b)?1?,样线??图2.1盐城自然保护区的位置(a)及其功能区划分(b)??Fig.?2.1?Location?of?the?Yancheng?(a)?and?distribution?of?function?zoning?(b)??2.2遥感数据来源及相关处理说明??2.2.1?土地利用及植被类型图??本论文所用遥感影像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的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盐城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成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J]. 马国霞,於方,王金南,周夏飞,袁婧,牟雪华,周颖,杨威杉,彭菲.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4)
[2]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中国大陆生态福祉及生态-经济效率评价[J]. 臧正,邹欣庆,吴雷,宋翘楚,吴小伟,于雯雯. 生态学报. 2017(07)
[3]中国大陆省际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J]. 臧正,邹欣庆. 生态学报. 2016(11)
[4]中国大陆地区生态诅咒效应的多尺度实证检验[J]. 臧正,郑德凤,孙才志,邹欣庆. 地理研究. 2016(05)
[5]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进展[J]. 刘慧敏,范玉龙,丁圣彦.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7)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生态福祉内涵表征与评价[J]. 臧正,邹欣庆.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4)
[7]蔚县矿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雪,丁建伟,谭琨,李海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02)
[8]黄土高原地区NDVI与气候因子空间尺度依存性及非平稳性研究[J]. 王宇航,赵鸣飞,康慕谊,左婉怡. 地理研究. 2016(03)
[9]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英文)[J]. 戴尔阜,黄宇,吴卓,赵东升.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03)
[10]影响海岸带盐沼土壤有机质、TN和TP含量时空变化的关键因子:潮水和植被[J]. 王进欣,张威,郭楠,李超,王今殊. 地理科学. 2016(02)
博士论文
[1]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 许鑫王豪.南京大学 2015
[2]我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影响因素及收敛性研究[D]. 潘兴侠.南昌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哈尔滨市生态资产遥感测量评估[D]. 郑绪玲.东北农业大学 2014
[2]江苏省沿海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异格局及驱动因子研究[D]. 邹婧.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吉林省生态资产遥感定量评估[D]. 苗正红.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85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8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