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效率的甘肃省区域工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14:43
甘肃省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自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就被国家定位为工业基地,是我国石化工业的摇篮,也是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的地区,曾经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随着中国东部城市的崛起,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已经拉开序幕,特别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对于甘肃省来说,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同时,作为生态脆弱区的甘肃省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工业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首先将甘肃省按照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将其14个市(州)划分成为四个区域,即第一区域为嘉峪关市,第二区域为兰州市、金昌市、酒泉市,第三区域为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平凉市、庆阳市、张掖市,第四区域为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州和甘南州。其次,本文的研究论述将以工业生态效率为核心,通过构造三阶段DEA模型,量化工业生态效率这一理论指标。在投入指标的选择上,除了常规的劳动力投入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外,还将“工业三废”等非期望产出进行投入化处理,并以工业增加值为产出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为了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影响,本文还特别选取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和单位工业...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结构耦合系统
1.2.2 EKC假说研究
1.2.3 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
1.2.4 Tapia脱钩模型
1.2.5 系统动力学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工业生态效率的测算方法
2.2.1 参数评估模型SFA
2.2.2 非参数评估模型DEA
3 甘肃省工业生态效率测度
3.1 三阶段DEA方法的选择依据
3.2 本文三阶段DEA模型构造
3.3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3.3.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原则
3.3.2 投入、产出及环境变量的选择
3.3.3 数据的选择及说明
3.4 实证结果分析
3.4.1 第一阶段DEA的实证结果
3.4.2 第二阶段Tobit回归分析结果
3.4.3 第三阶段DEA的实证结果
3.5 小结
4 甘肃省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探究
4.1 模型的选择
4.2 回归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J]. 邱均平,刘国徽. 图书情报工作. 2014(07)
[2]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 曾贤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10)
[3]一个新的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双目标DEA模型[J]. 宋马林,曹秀芬,吴杰. 管理科学. 2011(04)
[4]中国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性及决定因素[J]. 李静,饶梅先. 华东经济管理. 2011(07)
[5]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工业效率评价——基于SBM模型的省级数据分析[J]. 涂正革,刘磊珂. 经济评论. 2011(02)
[6]我国电力产业环境效率评价[J]. 彭昱. 财经科学. 2011(02)
[7]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研究进展[J]. 许旭,金凤君,刘鹤. 地理科学进展. 2010(12)
[8]基于DEA的物流行业能源效率评价——以2006年-2008年各省市物流数据为例[J]. 王舒鸿,汝慧萍,宋马林. 物流技术. 2010(17)
[9]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J]. 王俊能,许振成,胡习邦,彭晓春,周杨. 中国环境科学. 2010(04)
[10]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J]. 汤铃,李建平,余乐安,覃东海.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04)
本文编号:3385539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结构耦合系统
1.2.2 EKC假说研究
1.2.3 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
1.2.4 Tapia脱钩模型
1.2.5 系统动力学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工业生态效率的测算方法
2.2.1 参数评估模型SFA
2.2.2 非参数评估模型DEA
3 甘肃省工业生态效率测度
3.1 三阶段DEA方法的选择依据
3.2 本文三阶段DEA模型构造
3.3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3.3.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原则
3.3.2 投入、产出及环境变量的选择
3.3.3 数据的选择及说明
3.4 实证结果分析
3.4.1 第一阶段DEA的实证结果
3.4.2 第二阶段Tobit回归分析结果
3.4.3 第三阶段DEA的实证结果
3.5 小结
4 甘肃省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探究
4.1 模型的选择
4.2 回归分析
4.3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J]. 邱均平,刘国徽. 图书情报工作. 2014(07)
[2]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 曾贤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10)
[3]一个新的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双目标DEA模型[J]. 宋马林,曹秀芬,吴杰. 管理科学. 2011(04)
[4]中国地区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性及决定因素[J]. 李静,饶梅先. 华东经济管理. 2011(07)
[5]考虑能源、环境因素的中国工业效率评价——基于SBM模型的省级数据分析[J]. 涂正革,刘磊珂. 经济评论. 2011(02)
[6]我国电力产业环境效率评价[J]. 彭昱. 财经科学. 2011(02)
[7]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研究进展[J]. 许旭,金凤君,刘鹤. 地理科学进展. 2010(12)
[8]基于DEA的物流行业能源效率评价——以2006年-2008年各省市物流数据为例[J]. 王舒鸿,汝慧萍,宋马林. 物流技术. 2010(17)
[9]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J]. 王俊能,许振成,胡习邦,彭晓春,周杨. 中国环境科学. 2010(04)
[10]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J]. 汤铃,李建平,余乐安,覃东海.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04)
本文编号:3385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8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