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07:50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高质量发展内涵,通过构建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模型,利用熵权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研究黄河流域山东段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湿地面积覆盖率、劳动生产率、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分别在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中占较大比重,各地市生态-社会-经济子系统发展情况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最后针对各地市发展实际,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社会和生态子系统良好发展的前提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二)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黄河流域山东段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差异。
(二)黄河流域山东段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省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武瑞营,张耀宇,石伟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22)
[2]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设计及其支撑体系构建 [J]. 任保平,张倩. 改革. 2019(10)
[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 [J]. 左其亭. 人民黄河. 2019(11)
[4]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J]. 徐素波,王耀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9)
[5]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 [J]. 马茹,罗晖,王宏伟,王铁成. 中国软科学. 2019(07)
[6]山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 [J]. 邹荟霞,任建兰.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7]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J]. 叶宗裕. 浙江统计. 2003(04)
本文编号:3544043
【文章来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二)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黄河流域山东段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差异。
(二)黄河流域山东段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省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武瑞营,张耀宇,石伟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22)
[2]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设计及其支撑体系构建 [J]. 任保平,张倩. 改革. 2019(10)
[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 [J]. 左其亭. 人民黄河. 2019(11)
[4]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J]. 徐素波,王耀东.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9)
[5]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 [J]. 马茹,罗晖,王宏伟,王铁成. 中国软科学. 2019(07)
[6]山东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 [J]. 邹荟霞,任建兰.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7]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 [J]. 叶宗裕. 浙江统计. 2003(04)
本文编号:3544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54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