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测度与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东中西部地区三省的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3 12:15
随着传统城镇化的发展,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累积了大量深层次矛盾,当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引擎,在更深层次上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发生复杂关联时,这些矛盾便构成新常态下推进城镇化的新挑战。明确生态城镇化的内涵,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我们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能更好的解决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矛盾,找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文章选取东中西部地区的三个代表省份,对其生态城镇化的发展进行测度评价研究。首先运用改进熵值法测度三个省份中各地级市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分析各地级市在生态城镇化建设中的耦合协调性。然后,从两个方面构建模型来测度区域整体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一方面基于城镇信息距离理论,结合所求得的各市综合得分以及耦合协调度系数,建立城镇发展质量测度模型,测算出所选区域内各地级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信息距离,体现城镇体系建设的均衡以及合理性。另一方面从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差异化分析方面来评价区域生态城镇发展差异,来衡量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可知...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2山东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差距变化??
?对2005年到2014年的山东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的趋势做图形分析得到图4-1和4-2??图4-1山东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绝对差距变化??山东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绝对差距变化??0.006??^?0,003??遣?0.002??omi??2004?2005?2006?2007?200S?2009?2010?2011?2012?繳?13?2014?20巧??時间?^??图4-2山东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差距变化??山东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相对善距变化??0.1??巧?0.08????端?0.06?^????嚴?0.04??^?0.02??0??2004?泌05?洗报?20的洗晚泌做泌iO?沈11?2012?沈13?泌M?20巧??时泻??由表4-1和图4-1、图4-2可知,自2005年W来,山东省区域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绝对差距变化较小,除了?2009年,绝对差距小幅度减少,其他年份的??绝对差距标准差都保持在化004与0.005之间,相对差距,变异系数,也基本维持??49??
?对2005年到2014年的江西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的趋势做图形分析得到图4-3和4-4??图4-3江西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绝对差距变化??注画省生态城镇化幾履绝对整髓变化??〇‘纖??0.002??9然04?2005?20縱?2007?20游?20傲激10?20U?淡12?撕巧?2014?然巧??时獨??图4-4江西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差距变化??江疆省生态域镇化发廢相对羞雛变化????W?戌主??跟?i??2004?淡燃?200^?2010?2012?2014?淡?16??時轉?,??5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 李扬,张晓晶. 经济研究. 2015(05)
[2]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发展[J]. 章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3]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J]. 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 地理研究. 2015(01)
[4]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李江苏,王晓蕊,苗长虹,刘佳骏. 经济地理. 2014(10)
[5]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 生态学报. 2015(07)
[6]廊坊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郭照庄,孙月芳,张翠莲.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3(04)
[7]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驱动力研究——以“冀中南”为例[J]. 蒋宵宵. 保定学院学报. 2013(04)
[8]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杨惠珍.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0)
[9]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 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 干旱区地理. 2013(02)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陕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J]. 袁晓玲,梁鹏,曹敏杰.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2)
硕士论文
[1]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D]. 曹红华.浙江大学 2014
[2]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白勇.湖南大学 2014
[3]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朱芳芳.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
[4]青岛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王海雨.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66261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2山东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差距变化??
?对2005年到2014年的山东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的趋势做图形分析得到图4-1和4-2??图4-1山东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绝对差距变化??山东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绝对差距变化??0.006??^?0,003??遣?0.002??omi??2004?2005?2006?2007?200S?2009?2010?2011?2012?繳?13?2014?20巧??時间?^??图4-2山东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差距变化??山东省生态城镇化发展相对善距变化??0.1??巧?0.08????端?0.06?^????嚴?0.04??^?0.02??0??2004?泌05?洗报?20的洗晚泌做泌iO?沈11?2012?沈13?泌M?20巧??时泻??由表4-1和图4-1、图4-2可知,自2005年W来,山东省区域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绝对差距变化较小,除了?2009年,绝对差距小幅度减少,其他年份的??绝对差距标准差都保持在化004与0.005之间,相对差距,变异系数,也基本维持??49??
?对2005年到2014年的江西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的趋势做图形分析得到图4-3和4-4??图4-3江西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绝对差距变化??注画省生态城镇化幾履绝对整髓变化??〇‘纖??0.002??9然04?2005?20縱?2007?20游?20傲激10?20U?淡12?撕巧?2014?然巧??时獨??图4-4江西省生态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差距变化??江疆省生态域镇化发廢相对羞雛变化????W?戌主??跟?i??2004?淡燃?200^?2010?2012?2014?淡?16??時轉?,??5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 李扬,张晓晶. 经济研究. 2015(05)
[2]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互动发展[J]. 章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3]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J]. 王艳飞,刘彦随,李裕瑞. 地理研究. 2015(01)
[4]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李江苏,王晓蕊,苗长虹,刘佳骏. 经济地理. 2014(10)
[5]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J]. 王少剑,方创琳,王洋. 生态学报. 2015(07)
[6]廊坊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郭照庄,孙月芳,张翠莲.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3(04)
[7]农业产业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驱动力研究——以“冀中南”为例[J]. 蒋宵宵. 保定学院学报. 2013(04)
[8]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杨惠珍.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0)
[9]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 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 干旱区地理. 2013(02)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陕西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J]. 袁晓玲,梁鹏,曹敏杰. 城市发展研究. 2013(02)
硕士论文
[1]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D]. 曹红华.浙江大学 2014
[2]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白勇.湖南大学 2014
[3]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 朱芳芳.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
[4]青岛市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 王海雨.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66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56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