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企业生态责任研究 ——以南和热电厂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8 03:03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日趋加剧。企业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做什么样的工作,怎样建立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的平衡,更是企业与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所以本文以某一热电企业在生态责任方面开展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加以研究、探讨。目前我国,尤其是京津冀区域内,雾霾污染严重,已逐步成为制约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治理生态污染刻不容缓。在这一背景下,作为重点燃煤企业的热电厂所承担的生态责任更显重要。本文在综合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生态责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南和热电厂履行企业生态责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运用生态责任履行情况指标评测模型对其相关工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深入研究。本文重点工作主要为:从企业角度选取了电力供应、大气污染治理、水土保持、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环保投入和利用以及安全责任等7个与履行生态责任密切相关的方面,根据这些方面选取相应的指标数据,并将指标量化,制定了七项二级指标结构变量的观测数据指标体系,以及在二级指标基础上细分的3级指标体系形成了履行生态责任情况评测模型。根据构建的模型,通过...
【文章来源】: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的基本路线
图 4.1 四象限结构图.3.2 总体结论概述本文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了南和热电厂履行生态责任方面的表现,通过在企业和关部门采集到的 2016 年度相关数据与国家标准或行业均值进行对比打分,使用模
图 4.2 电力供应分析图.3.4 大气污染优先改进分析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因为涉及空气污染,该方面为目前邢台市甚至华北区域的重点作,因此设置分值为 30 分,比重最高。本次评价采集数据为每立方米排放废气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实践[J]. 龚光明. 企业经济. 2016(09)
[2]国际生态法视域下的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实践[J]. 刘洪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3]新环保法的生态伦理问题:时代特征、系统关联性与伦理自觉的限度[J]. 迟学芳,叶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以儒家“五常”为导向的企业伦理构建[J]. 苗泽华,孟高飞. 商业文化. 2015(34)
[5]环境损害评估:构建中国制度框架[J]. 张红振,王金南,牛坤玉,董璟琦,曹东,张天柱,骆永明. 环境科学. 2014(10)
[6]生态规划及其相关概念演变和关系辨析[J]. 何璇,毛惠萍,牛冬杰,包存宽.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7]微观视角下的企业生态责任国外研究述评[J]. 卞娜,苗泽华. 生态经济. 2013(08)
[8]当代企业生态责任履行:伦理困境与实现思路[J]. 刘素杰,李海燕. 河北学刊. 2013(04)
[9]企业生态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刘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3(17)
[10]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生态责任建设探析[J]. 曹鹏. 科技创业月刊. 2012(12)
博士论文
[1]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 贾成中.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山西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李小倩.西南石油大学 2015
[2]我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责任问题研究[D]. 石亭.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3
[3]我国企业发展中的生态责任问题研究[D]. 郝晶晶.山西财经大学 2013
[4]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生态责任[D]. 冀旋.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生态文明目标下强化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的对策研究[D]. 陶圆圆.燕山大学 2010
[6]环境伦理学视域中的企业生态责任研究[D]. 田景洲.苏州科技学院 2010
[7]基于可持续发展视域的广西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研究[D]. 张友良.广西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75771
【文章来源】: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的基本路线
图 4.1 四象限结构图.3.2 总体结论概述本文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了南和热电厂履行生态责任方面的表现,通过在企业和关部门采集到的 2016 年度相关数据与国家标准或行业均值进行对比打分,使用模
图 4.2 电力供应分析图.3.4 大气污染优先改进分析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因为涉及空气污染,该方面为目前邢台市甚至华北区域的重点作,因此设置分值为 30 分,比重最高。本次评价采集数据为每立方米排放废气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生态效率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实践[J]. 龚光明. 企业经济. 2016(09)
[2]国际生态法视域下的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到实践[J]. 刘洪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3]新环保法的生态伦理问题:时代特征、系统关联性与伦理自觉的限度[J]. 迟学芳,叶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4]以儒家“五常”为导向的企业伦理构建[J]. 苗泽华,孟高飞. 商业文化. 2015(34)
[5]环境损害评估:构建中国制度框架[J]. 张红振,王金南,牛坤玉,董璟琦,曹东,张天柱,骆永明. 环境科学. 2014(10)
[6]生态规划及其相关概念演变和关系辨析[J]. 何璇,毛惠萍,牛冬杰,包存宽.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8)
[7]微观视角下的企业生态责任国外研究述评[J]. 卞娜,苗泽华. 生态经济. 2013(08)
[8]当代企业生态责任履行:伦理困境与实现思路[J]. 刘素杰,李海燕. 河北学刊. 2013(04)
[9]企业生态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刘军. 中国集体经济. 2013(17)
[10]生态文明背景下企业生态责任建设探析[J]. 曹鹏. 科技创业月刊. 2012(12)
博士论文
[1]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 贾成中.吉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山西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李小倩.西南石油大学 2015
[2]我国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责任问题研究[D]. 石亭.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3
[3]我国企业发展中的生态责任问题研究[D]. 郝晶晶.山西财经大学 2013
[4]论我国民营企业的生态责任[D]. 冀旋.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生态文明目标下强化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的对策研究[D]. 陶圆圆.燕山大学 2010
[6]环境伦理学视域中的企业生态责任研究[D]. 田景洲.苏州科技学院 2010
[7]基于可持续发展视域的广西企业生态道德责任研究[D]. 张友良.广西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75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575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