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1 14:58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及其周边出现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地资源供需失衡等问题,造成城市人地关系矛盾加剧。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就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工作虽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主要集中在北京武汉等少数几个省会城市,同时在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实践仍然较少。平原地区地形简单,限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自然屏障少,划定该类型区域的城市开发边界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在缺少自然屏障限制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城市生态安全和城市开发边界文献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态安全作为当前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关键目标,认为城市规划需立足于城市的生态本底,保障可持续的建设。城市开发边界包括刚性开发边界和弹性开发边界,前者是城市建设活动的底线,后者是城市发展期内的建设空间,随时间、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以典型平原城市开封市主城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开封市主城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时空特征演变分析,发现近五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主要集中在龙亭区西部,主要原因集中在社会经济方面,包括人口增长、经...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


论文技术路线

范围,开封,主城区,数据


2理论基础和研究区域概况17灿若星辰的宫廷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等,丰厚的文化底蕴推动着开封市向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努力前进。2.2.3总结综上所述,在自然生态方面,开封市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气候条件优越,水文资源丰富,然而生态环境质量却不容乐观。在社会经济方面,开封市的发展不仅依靠自身文化资源和产业支撑,独特的区位条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开封市将在郑汴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的推动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发展速度也会得到提升,城市建设的步伐也会随之加快。作为豫东平原的代表城市,同时又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的重要城市,因此,有必要对开封市的城市开发边界进行研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研究的深入程度,本文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开封市的主城区,因缺少祥符区的数据,故研究范围为辖下的龙亭区、鼓楼区、顺河回族区和禹王台区四个行政区。注:作者自绘图2-1研究区域范围图2.3数据收集与整理2.3.1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反映一定阶段城市用地情况,通过收集主城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开封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有利于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变化、发

土地利用图,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以开封市主城区为例22化量由多至少为建设用地、水域、农业用地、水域;年均变化率由大到小为林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及农业用地。水域、林草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由2014年的11.61%和4.66%降低到到2018年的10.71%和4.07%;人均水域用地和林草地面积由2014年的69.88m2/人和28.07m2/人减少到2018年的60.78m2/人和23.11m2/人。根据201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主城区人均公园与绿地面积为7.41m2,与全市市域新增、改造城市公园绿地人均10.8m2的标准对比,主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低于市域整体平均水平,说明主城区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园绿地的建设面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注:作者改绘图3-12014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图在ArcGIS中将2014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进行重分类处理,将其分为五类,其次对两个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图形及其属性变化,得到图3-2。在此基础上,分析图斑类型转换情况,并进行面积统计,得到表3-3。通过对图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五年的发展历程中,转变为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和水域的区域面积分别占总转变面积的比例为68.57%,31.19%和0.24%;在转换为建设用地的三大土地利用类型中,农业用地转换面积占比为83.88%;在转换为农业用地的三大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域用地和林草地分别占比为65.42%和32.21%。综上所述,从2014年到2018年,开封市主城区的整体用地类型依旧是农业用地略高于建设用地比重,但建设用地以年均6.35%的增长速度进行着增加,并加强了对农业用地、滩涂用地、草地及林地的开发强度,按照当前发展速度,城市建设用地将会继续增加,不久将超过农业用地规模,从而占据城市用地类型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 习近平.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11)
[2]规划转型背景下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J]. 韩青,于立,陈有川.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5)
[3]划红线 明底线 筑防线——《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解读[J]. 焦思颖.  资源导刊. 2019(11)
[4]城市生态保护红线效应评价与优化策略[J]. 鄢吴景,任绍斌,单卓然.  规划师. 2019(19)
[5]生态保护红线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以临沂市兰山区为例[J]. 唐晓宇.  才智. 2019(28)
[6]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 李婷.  城市建筑. 2019(23)
[7]乌鲁木齐市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预测——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J]. 林晓东,王承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19(06)
[8]灰色预测GM(1,1)模型应用现状与展望[J]. 孔雪,王丽,冯益华.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8(06)
[9]基于生态控制的城市开发边界与生态保护红线“两线合一”划定方法研究[J]. 张健,李梦.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12)
[10]居民活动空间与生态约束协调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以长沙市为例[J]. 梅梦媛,陈振杰,张云倩,张亚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11)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与管理研究[D]. 张亮.浙江大学 2018
[2]面向生态安全的城市土地利用优化模拟[D]. 彭云飞.武汉大学 2018
[3]基于RS、GIS和Models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 左伟.南京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D]. 冯琰玮.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生态本底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D]. 徐周瞬.浙江大学 2019
[3]基于ARIMA模型和GM(1,1)模型的河南省人口的实证分析[D]. 张瑶真.广西师范大学 2019
[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选址研究[D]. 梁惠惠.青岛理工大学 2019
[5]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盛泽湖地区滨水空间规划研究[D]. 顾俊杰.苏州科技大学 2018
[6]江西省城市生态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李鑫.江西师范大学 2018
[7]海湾型城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模拟[D]. 杜勇.福州大学 2018
[8]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D]. 费沈燕.苏州科技大学 2017
[9]基于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徐州都市区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D]. 徐晨旭.中国矿业大学 2017
[10]扩展潜力—生态约束协调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D]. 张云倩.南京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00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00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1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