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的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 17:49
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而作为海洋开发桥头堡的海岛更是关注的焦点所在。无居民海岛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其生态特殊,资源具有潜在开发价值,但由于自身经济基础差、生态脆弱,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无居民海岛生态受到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开展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研究,为无居民海岛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克服个人或单位在资源开发上的盲目性,是实现无居民海岛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本论文面向无居民海岛资源评价和管理的要求,开展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工作,建立基于生态-经济价值的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厦门鳄鱼屿为例,分析评价其适宜的开发利用类型,并依此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针对海岛的生态特点和资源条件,分别建立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开发经济可行性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的内涵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从生境保护、环境系统、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及生态脆弱性4个方面描述进行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的必要程度;从空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与矿产资源、旅游资源4个方面分...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无居民海岛及其生态特征简述
1.2 无居民海岛开发现状
1.3 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研究进展
1.3.1 海岛开发研究进展
1.3.2 适宜性分析研究进展
1.4 研究背景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3章 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1 赋权方法的选择
3.2.2 判断矩阵的形成
3.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 指标定量化处理标准
3.4 生态与经济状况等级划分
3.5 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类型的确定
第4章 厦门鳄鱼屿案例研究
4.1 厦门鳄鱼屿区域背景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周边社会经济概况
4.1.3 生态环境概况
4.1.4 鳄鱼屿开发与保护
4.2 鳄鱼屿生态与经济价值评价
4.2.1 评价数据的表达
4.2.2 生态-经济指数的确定及等级划分
4.3 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论文主要特色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与从事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层次分析法应用研究[J]. 孙伟. 市场研究. 2008(12)
[2]试论我国海岛立法的必要性[J]. 疏震娅. 政府法制. 2008(15)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利用管理[J]. 吴建义,朱志海.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06)
[4]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技术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孙华芬,赵俊三,潘邦龙,肖龙山.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1)
[5]基于GIS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研究[J]. 黄宇,罗智勇,杨武年. 测绘科学. 2008(01)
[6]港口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吕霞,陆明生. 交通标准化. 2008(01)
[7]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空间分析与优化开发模式研究[J]. 王繁,周斌,徐建明.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1)
[8]基于PSR框架模型的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颜利,王金坑,黄浩. 资源科学. 2008(01)
[9]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编制与厦门案例研究[J]. 廖连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04)
[10]厦门无居民海岛猴屿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J]. 廖连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02)
硕士论文
[1]海洋环境分级控制管理规划研究[D]. 颜利.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08
[2]草原生态脆弱区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D]. 于英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3]城市化压力下的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马志远.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08
[4]海岛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留[D]. 冀渺一.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海洋功能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D]. 林绍花.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港口岸线的资源性分析和等级评价研究[D]. 许光委.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8390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无居民海岛及其生态特征简述
1.2 无居民海岛开发现状
1.3 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研究进展
1.3.1 海岛开发研究进展
1.3.2 适宜性分析研究进展
1.4 研究背景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3章 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
3.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1 赋权方法的选择
3.2.2 判断矩阵的形成
3.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3 指标定量化处理标准
3.4 生态与经济状况等级划分
3.5 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类型的确定
第4章 厦门鳄鱼屿案例研究
4.1 厦门鳄鱼屿区域背景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周边社会经济概况
4.1.3 生态环境概况
4.1.4 鳄鱼屿开发与保护
4.2 鳄鱼屿生态与经济价值评价
4.2.1 评价数据的表达
4.2.2 生态-经济指数的确定及等级划分
4.3 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论文主要特色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参与从事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层次分析法应用研究[J]. 孙伟. 市场研究. 2008(12)
[2]试论我国海岛立法的必要性[J]. 疏震娅. 政府法制. 2008(15)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利用管理[J]. 吴建义,朱志海.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06)
[4]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技术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 孙华芬,赵俊三,潘邦龙,肖龙山.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1)
[5]基于GIS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研究[J]. 黄宇,罗智勇,杨武年. 测绘科学. 2008(01)
[6]港口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吕霞,陆明生. 交通标准化. 2008(01)
[7]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空间分析与优化开发模式研究[J]. 王繁,周斌,徐建明.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1)
[8]基于PSR框架模型的东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颜利,王金坑,黄浩. 资源科学. 2008(01)
[9]无居民海岛保护规划编制与厦门案例研究[J]. 廖连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04)
[10]厦门无居民海岛猴屿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J]. 廖连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02)
硕士论文
[1]海洋环境分级控制管理规划研究[D]. 颜利.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08
[2]草原生态脆弱区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D]. 于英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3]城市化压力下的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马志远.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08
[4]海岛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留[D]. 冀渺一.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海洋功能区划适宜性评价模型研究[D]. 林绍花.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港口岸线的资源性分析和等级评价研究[D]. 许光委.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28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2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