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17 17:17
文章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2000—2017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的经济和环境耦合度由低水平耦合阶段走向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除沈阳、大连外都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耦合度表现为正的空间相关性,但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的问题。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提高其耦合协调水平。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指标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耦合模型的建立
(三)空间相关性模型
(四)数据来源
三、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二)经济环境耦合度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三)经济环境耦合度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分析[J]. 刘玉凤,高良谋. 统计与决策. 2019(10)
[2]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 王毅,丁正山,余茂军,尚正永,宋晓雨,常夏洁. 地理研究. 2015(01)
[3]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动态耦合过程及趋势[J]. 王介勇,吴建寨. 生态学报. 2012(15)
[4]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刘定惠,杨永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7)
[5]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判及实例分析[J]. 杨峰,孙世群.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8)
[6]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江红莉,何建敏. 软科学. 2010(03)
[7]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吴玉鸣,张燕. 资源科学. 2008(01)
本文编号:364599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指标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耦合模型的建立
(三)空间相关性模型
(四)数据来源
三、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二)经济环境耦合度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三)经济环境耦合度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分析[J]. 刘玉凤,高良谋. 统计与决策. 2019(10)
[2]基于耦合模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协调关系量化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 王毅,丁正山,余茂军,尚正永,宋晓雨,常夏洁. 地理研究. 2015(01)
[3]黄河三角洲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动态耦合过程及趋势[J]. 王介勇,吴建寨. 生态学报. 2012(15)
[4]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 刘定惠,杨永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7)
[5]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判及实例分析[J]. 杨峰,孙世群.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8)
[6]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江红莉,何建敏. 软科学. 2010(03)
[7]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吴玉鸣,张燕. 资源科学. 2008(01)
本文编号:3645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4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