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兴安盟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08 15:31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可以促进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己成为诸多国内外学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兴安盟为研究对象,在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其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充分论述的基础上,运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系统的分析了兴安盟土地利用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兴安盟2007-2016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由灰色模型预测可知2019-2023年兴安盟土地生态足迹依然很高。结合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对兴安盟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实施效果、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的进行分析,得出兴安盟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效益不高、兴安盟的土地利用结构有待优化等结论。对于政策现存问题,论文站在兴安盟政府的立场,从促进政策本土化、优化政策资源配置及调整土地结构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政策制定者理顺政策逻辑因果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促进政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推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取得更好的成效。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研究思路图
图 3-1 兴安盟 2007-2016 年人均生态足迹、承载力和赤字动态变化由图 3-1 可知:兴安盟 2007-2016 年土地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起伏较小,在0.2-1.59hm2/cap 范围内波动,从 2007 年的 7.19hm2/cap 增加到 2016 年 7.62hm2/cap,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从 2007 年的 9.31hm2/cap 增加到 2016 年 18.84hm2/cap,十年间增长速率达到 102.3%;人均生态赤字从 2007 年的 2.12hm2/cap 增加到 2016 年11.22hm2/cap,十年间大幅增长,增速达 429.2%。
地和建设用地六类土地占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变化图3-2。图 3-2 兴安盟 2007-2016 年六种土地类型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由图 3-2 可见,六种生物生产性土地中化石能源用地和耕地足迹值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牧草地和建设用地有缓慢的上升。从 2007 年到 2016 年期间,耕地人均生态足迹2.3940hm2/cap 增长到 7.3931hm2/cap,从 2014 年开始增涨迅速,十年内增长幅度达到208.9%;化石能源用地人均占有量从 2.7210hm2/cap 逐渐增加到 5.6732hm2/cap,增长幅度达到 108%;建设用地人均生态足迹 0.4935hm2/cap 增长到 1.2951hm2/cap,十年内平稳增长;水域、林地生态足迹占用都无明显变化。(三)六类土地生态足迹比重时间序列分析根据上文计算过程和附录表 A1-A11 中计算结果得出 2007-2016 年兴安盟耕地、牧草地、林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和建设用地六类土地占总生态足迹比重,所得结果绘制图 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城市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 邓苏玲,刘启君. 中国房地产. 2019(30)
[2]土地科学探索的历史脉络与理论逻辑[J]. 朱道林,李瑶瑶. 中国发展. 2019(04)
[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造纸废水的水足迹[J]. 杨冬璐,马逍天,洪静兰.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9(03)
[4]纺织印染工业生态毒性足迹核算与评价示范[J]. 李一,牟金莹,骆艳,王来力. 现代纺织技术. 2019(04)
[5]基于LMDI的中国工业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因素分解研究[J]. 孙丽文,王丹涪,杜娟,韩莹. 生态经济. 2019(01)
[6]龙脊梯田旅游消费生态足迹研究[J]. 王景晨,贾艳红,邓晓军.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8(11)
[7]兴安盟草原适宜载畜量分析[J]. 刘洋. 南方农机. 2018(07)
[8]云南省农产品结构优化分析——利用生态足迹模型[J]. 赵雯君. 当代经济. 2018(07)
[9]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演变、维度与展望[J]. 张晓玲.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1)
[10]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以新疆为例[J]. 吕越,陈忠清. 干旱区地理. 2016(05)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测度与分析[D]. 彭新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肇州县玉米秸秆资源利用生态足迹评估[D]. 邵鹏.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成都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D]. 张宇.成都理工大学 2018
[3]庐江县秸秆资源化利用和资源化潜力的生态足迹分析[D]. 李颖.安徽农业大学 2016
[4]西安市交通生态足迹分析及机动车出行控制研究[D]. 刘春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5]基于生态足迹的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逊涛.山东大学 2014
[6]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 孙向宇.华中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51912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研究思路图
图 3-1 兴安盟 2007-2016 年人均生态足迹、承载力和赤字动态变化由图 3-1 可知:兴安盟 2007-2016 年土地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起伏较小,在0.2-1.59hm2/cap 范围内波动,从 2007 年的 7.19hm2/cap 增加到 2016 年 7.62hm2/cap,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从 2007 年的 9.31hm2/cap 增加到 2016 年 18.84hm2/cap,十年间增长速率达到 102.3%;人均生态赤字从 2007 年的 2.12hm2/cap 增加到 2016 年11.22hm2/cap,十年间大幅增长,增速达 429.2%。
地和建设用地六类土地占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变化图3-2。图 3-2 兴安盟 2007-2016 年六种土地类型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由图 3-2 可见,六种生物生产性土地中化石能源用地和耕地足迹值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牧草地和建设用地有缓慢的上升。从 2007 年到 2016 年期间,耕地人均生态足迹2.3940hm2/cap 增长到 7.3931hm2/cap,从 2014 年开始增涨迅速,十年内增长幅度达到208.9%;化石能源用地人均占有量从 2.7210hm2/cap 逐渐增加到 5.6732hm2/cap,增长幅度达到 108%;建设用地人均生态足迹 0.4935hm2/cap 增长到 1.2951hm2/cap,十年内平稳增长;水域、林地生态足迹占用都无明显变化。(三)六类土地生态足迹比重时间序列分析根据上文计算过程和附录表 A1-A11 中计算结果得出 2007-2016 年兴安盟耕地、牧草地、林地、水域、化石能源用地和建设用地六类土地占总生态足迹比重,所得结果绘制图 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城市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J]. 邓苏玲,刘启君. 中国房地产. 2019(30)
[2]土地科学探索的历史脉络与理论逻辑[J]. 朱道林,李瑶瑶. 中国发展. 2019(04)
[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造纸废水的水足迹[J]. 杨冬璐,马逍天,洪静兰.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9(03)
[4]纺织印染工业生态毒性足迹核算与评价示范[J]. 李一,牟金莹,骆艳,王来力. 现代纺织技术. 2019(04)
[5]基于LMDI的中国工业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因素分解研究[J]. 孙丽文,王丹涪,杜娟,韩莹. 生态经济. 2019(01)
[6]龙脊梯田旅游消费生态足迹研究[J]. 王景晨,贾艳红,邓晓军.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8(11)
[7]兴安盟草原适宜载畜量分析[J]. 刘洋. 南方农机. 2018(07)
[8]云南省农产品结构优化分析——利用生态足迹模型[J]. 赵雯君. 当代经济. 2018(07)
[9]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演变、维度与展望[J]. 张晓玲.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1)
[10]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研究——以新疆为例[J]. 吕越,陈忠清. 干旱区地理. 2016(05)
博士论文
[1]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长沙市工业生态足迹需求测度与分析[D]. 彭新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肇州县玉米秸秆资源利用生态足迹评估[D]. 邵鹏.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成都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D]. 张宇.成都理工大学 2018
[3]庐江县秸秆资源化利用和资源化潜力的生态足迹分析[D]. 李颖.安徽农业大学 2016
[4]西安市交通生态足迹分析及机动车出行控制研究[D]. 刘春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5]基于生态足迹的济南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逊涛.山东大学 2014
[6]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 孙向宇.华中农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51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5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