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及分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9 11:2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强化耕地保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人地矛盾的日益凸显,耕地保护形势的日趋严峻,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进行潜力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明确不同区域的建设方向。本文以河南省新郑市为研究区,引入生态位理论,构建生态位理论模型,确定各因子生态位理想值,计算各因子生态位值,通过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潜力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因素组合模型分析新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限制因素,划分出不同的建设区域。(1)从自然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和立地条件三个方面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位模型,采用极差标准化法、阈值赋值法和经验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确定各因子的生态位理想值,计算生态位值。(2)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即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通过生态位模型计算各因子生态位值,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值,采用自然断点法将新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划分为基本具备、稍加改造、中度改造和不具备四个等级,其中,基本具备面积22...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主要技术路线
2 生态位理论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进展
2.1 生态位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1 生态位理论及相关概念
2.1.2 生态位研究进展
2.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2.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概念
2.2.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进展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环境
3.1.2 地形特征
3.1.3 气候特征
3.1.4 土壤类型
3.1.5 社会经济状况
3.1.6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3.1.7 研究区土地利用特点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及分区的理论方法
4.1 评价单元的确定
4.2 生态位模型
4.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4.3.1 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标准化
4.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生态位理想值的确定
4.3.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模型构建
4.3.6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分级
4.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模式理论研究
4.4.1 因素组合类型分析
4.4.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模式确定
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及分区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
5.1.1 评价指标处理
5.1.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标准化与权重确定
5.1.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级
5.1.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析
5.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J]. 钱凤魁,王秋兵,李娜.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8)
[2]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耕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及主控因子分析——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J]. 陈宁丽,张红方,张合兵,司朝霞.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8)
[3]东北低山丘陵区高标准农田区域划定及建设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例[J]. 邢贺群,孟凡奎,苏里,李双异,汪景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3)
[4]基于网格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设计模型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为例[J]. 吴智刚,吴健婷,赵耀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5]辽北旱作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选址与建设模式研究[J]. 韩帅,李颖,李双异,苏里,任家强,汪景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1)
[6]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分区研究[J]. 未红红,张慧,张毅功. 土壤通报. 2015(03)
[7]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多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法[J]. 宋冬梅,刘春晓,沈晨,石学法,臧琳,冯文强.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4)
[8]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J]. 刘慧敏,朱江洪.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2)
[9]基于GIS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平顶山市为例[J]. 张合兵,陈宁丽,孙江锋,刘明远,李悦,秦伟霞.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1)
[10]基于GIS的北京市怀柔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J]. 崔勇,刘志伟.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9)
硕士论文
[1]基于土地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D]. 毛鑫.西南大学 2014
[2]基于GIS的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选址与规划设计研究[D]. 王晓燕.西南大学 2013
[3]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研究[D]. 李晓倩.甘肃农业大学 2012
[4]土地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D]. 李静.甘肃农业大学 2012
[5]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开封市不同功能模块动态研究[D]. 李志恒.河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3329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主要技术路线
2 生态位理论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进展
2.1 生态位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1.1 生态位理论及相关概念
2.1.2 生态位研究进展
2.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2.2.1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相关概念
2.2.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进展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环境
3.1.2 地形特征
3.1.3 气候特征
3.1.4 土壤类型
3.1.5 社会经济状况
3.1.6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
3.1.7 研究区土地利用特点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及分区的理论方法
4.1 评价单元的确定
4.2 生态位模型
4.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模型研究
4.3.1 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标准化
4.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生态位理想值的确定
4.3.5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模型构建
4.3.6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分级
4.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模式理论研究
4.4.1 因素组合类型分析
4.4.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模式确定
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及分区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
5.1.1 评价指标处理
5.1.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潜力评价指标标准化与权重确定
5.1.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级
5.1.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分析
5.2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J]. 钱凤魁,王秋兵,李娜.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8)
[2]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耕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及主控因子分析——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J]. 陈宁丽,张红方,张合兵,司朝霞. 浙江农业学报. 2015(08)
[3]东北低山丘陵区高标准农田区域划定及建设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例[J]. 邢贺群,孟凡奎,苏里,李双异,汪景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3)
[4]基于网格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设计模型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为例[J]. 吴智刚,吴健婷,赵耀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5]辽北旱作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选址与建设模式研究[J]. 韩帅,李颖,李双异,苏里,任家强,汪景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1)
[6]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分区研究[J]. 未红红,张慧,张毅功. 土壤通报. 2015(03)
[7]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多目标多属性决策方法[J]. 宋冬梅,刘春晓,沈晨,石学法,臧琳,冯文强.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5(04)
[8]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J]. 刘慧敏,朱江洪.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2)
[9]基于GIS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平顶山市为例[J]. 张合兵,陈宁丽,孙江锋,刘明远,李悦,秦伟霞.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1)
[10]基于GIS的北京市怀柔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J]. 崔勇,刘志伟. 中国土地科学. 2014(09)
硕士论文
[1]基于土地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D]. 毛鑫.西南大学 2014
[2]基于GIS的丘陵山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选址与规划设计研究[D]. 王晓燕.西南大学 2013
[3]土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的比较研究[D]. 李晓倩.甘肃农业大学 2012
[4]土地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D]. 李静.甘肃农业大学 2012
[5]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开封市不同功能模块动态研究[D]. 李志恒.河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63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663329.html